第9部分(1 / 4)

小說:中國式家庭面面觀 作者:

�玫姆⒄購統欽蚧��痰募湧歟��昀矗�夜�鞫�絲詰氖�考本繚黽印0湊�2000年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資料,我國流動人口的數量超過一億,其中,18週歲以下的流動人口達1982萬,據權威部門預測,2005年流動人口數量將達到一億三千萬,2010年接近一億六千萬。我國目前約有1。5億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大批農民工從農村流向城市。遷移和流動的主體稱遷移人口和流動人口。人口的遷移和流動行為模式或方式受社會經濟條件的制約,產生此類行為的基本動因就是流動個體和群體為了在經濟上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目的,滿足某種或多種需要。另一類是社會位置的變遷,指人們從一個階層向另一個階層,從一種職業向另一種職業,從一個階級向另一個階級的社會位置的移動,人口學上亦稱人口社會結構的變動。

全國範圍內流動人口規模的急劇增加,是我國1990年代重要的社會現象之一。如果說早期出於經濟原因的遷移,往往是經濟活動能力較強的人先行遷移流動,離開自己的家庭。但是隨著時間變化和人們對家庭生活的需要,便會開始大量出現投親靠友的遷移流動。許多分離的夫婦與子女再度在遷入地團圓,乃至出現閤家同時遷移(郭志剛,2003)。也正是到了1990年代,早期於1980年代遷移與流動的先行遷移者開始逐步將本家庭成員接到遷入地,甚至於有部分經濟能力較強或者所依賴的外部資源與社會網路更強的可能是同時到達遷入地。從而使人口遷移與流動的家庭化成為1990年代人口遷移與流動不同於1970和1980年代的一個重要標誌。

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變遷的根本動力。每一次生產大發展,社會大變動,都將引起人口流動大潮。晚明,是有明一代生產力發展最輝煌的時代:糧食生產持續增長,並形成新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各地“改糧他種”成風,商業性農業獲得大發展;手工業和城市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尤其是大批新興工商業專業市鎮拔地而起;白銀成為主要貨幣,對外經貿交流空前活躍,各行各業生機**的發展,首先要求為它們提供大批的勞力支援。勞力從哪裡來?答案只有一個:由農村供應。這也是晚明農村人口大流動的真正內在動力。

人口的流動,造成地域文化的輸出和流入、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交融和相互影響,語言與文化這些原來帶有很強地域色彩的精神產品也隨之流動起來。以前的觀念認為,越是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文化才能具有世界意義,而今天,能為世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所接受的文化才是世界的,才是人類共有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融,將產生新的文化血型,為自身的發展注入真正的活力。

提起人口流動,人們往往會聯想到“民工潮”,一般來說,流動人口特指那些臨時性的人口移動。而在目前情況下,通常使用的“流動人口”概念包括了所有沒有辦理“戶口遷移”手續的人口移動,無論這種移動是短暫的或長期的,通常依其戶口登記狀況被稱之為“暫住人口”或“外來人口”。由於這一特殊群體符合人口遷移的基本特徵,於是他們也被看作一種特殊形式的遷移,即相對於“正式遷移”而言的“非正式遷移”。兩種遷移的不同主要透過戶口登記狀況的差異反映出來。

當前的人口流動在空間上具有不平衡性,跨區域的民工潮的流向多趨向於東南沿海,這其中流出比較集中的是四川、河南、貴州、湖南等省。由於我國過去長期堅持控制城市人口增長和控制非農業人口增長的政策,國家對遷入農村、包括城鎮郊區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員,在政策上基本不予限制,因而比較容易落戶並完成戶口遷移手續。而對遷入城市、城鎮的人口則實行嚴格的選擇,將遷移權優先給予城市經濟發展急需的專業人才和技術人員。

形成農村流動人口家庭問題有諸多因素:戶籍制依然使農民工難以享受市民待遇;農民工就業層次總體比較低,收入比較少;社會政策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社會救助、社會服務等方面對農村流動人口的家庭支援和投入還不夠,等等。

在一個和諧社會中,各不同階層的人們應該相互接納、相互融合、相互支援、相互幫助,而不應該是相互分割和對立。“三元”結構顯然不是和諧社會的理想結構,每一個追求理想社會目標的社會成員,都有義務為改變這一社會狀況而出力。

東部與中部之間人口遷移數量的差距最小,1979年東部與中部的淨遷入人口數量相差僅100萬人,到1985…1987年,在東中部人口淨遷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