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降,出生率和死亡率間的生死距差逐漸縮小,西方各國*了低出生率、持續下降的死亡率和逐漸減速的增長率為特徵的人口轉變第二階段晚期。
人口變動第二階段同第一階段相比,是人口迅速增長的階段,這一過程大約持續了150…200年左右。從20世紀中葉開始,西方各國*了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長率為特徵的人口變動的第三階段,基本實現了向現代人口均衡的轉變。雖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曾經出現短暫的“嬰兒潮”現象,但人口變動之總格局基本確定。
發展中國家死亡率的普遍下降是在20世紀50年代以後。除現代醫藥技術的引進和推廣之外,戰後國家的獨立、社會經濟的進步、教育的普及提高、生活的改善等對這些國家死亡率的降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出生率繼續保持較高水平,已經凸現的生死距差進一步擴大,人口規模急劇膨脹。
六、七十年代,發展中國家開始認識到人口膨脹的嚴重性,並相繼實施控制人口的政策。從七十年代起,除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之外的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出生率出現了或多或少的下降,陸續從五六十年代的高出生率、迅速下降的死亡率和急劇提高的增長率階段,向以開始下降的出生率、繼續下降的死亡率和逐漸減速的增長率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