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現代交際禮儀學是一門為現實服務的學科,不是對古老的交際禮儀的簡單沿襲和機械照搬,而是由其它相關學科進行比照,並融入了國外交際禮儀學的有益成分,而煥發著時代風采的新興學科。
現在重提禮儀文化,也有一個與時俱進的問題。回過頭來看中國的禮儀文化,其內涵豐富,包括尊老愛幼、擇友交朋、誠信等等。其中有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架構,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魯迅說要打倒吃人禮教,有些東西也是從吃人文化中來的。我們現在要做的不是復古,因為今天的社會和那時不一樣,今天的上海正在日漸融入國際大都市的地位,上海市民的行為在有些方面要與國際接軌,這樣才能打消相互之間的隔閡,減少相互交往的代價和成本。假如我們的禮儀太過複雜而且又固執己見,有時也會適得其反。比如中國的勸酒,表示的是一種誠意,是待客的禮數,但外國人就是不習慣,甚至感到不可理喻。當對方不能接受你的基本的行為規則,他就會認為你的文明程度不夠,他會對未來的合作失去信心和關心。
學禮儀是為了提高文明程度,讓大家覺得在交往中我們有共同的規則。因此學習禮儀,首先我們要熟悉通用的規則,其次要有真情,否則就會流於形式,被一些煩瑣的形式弄得疲累不堪。比如尊老就要從老人的需要出發,以人為本。老人不會在乎你說了多少好話,給了多少禮品,他在乎的是你對他是否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尊敬。
我們要糾正的是一些人人都看到的而且都不能接受的不太文明不太好的習慣。使每一個人都能文明、優雅、舒暢地生活。生存方式是一個很大的概念,我們要以人為本地生活,而這樣的生活需要文明禮貌的外衣、行為習慣,但也要有一個適度。普及這樣的文化是相對於我們的太粗糙、太不講究、或者說不尊重他人、不尊重自己的情況而言的。
中日韓三國的文化很近,但也有很遠的地方。
我們禮儀中還有一個很欠缺的方面,就是在別人說話的時候,打攪太多。我們缺少一種“劇場禮儀”。中國人讀書極為講究,要淨手、焚香,甚至要更衣,正襟危坐,但看戲卻極不講究。進了戲園子,毛巾都可以扔來扔去,上面唱,下面一起唱,打拍子、說話、嗑瓜子,就連《紅樓夢》裡的林黛玉、薛寶釵這樣的貴族子弟都是這樣。看戲對中國大眾禮儀文化的影響太大了,由此生髮出來的就是現在上課時學生不遵守紀律,會場上,秩序太差,大家都習慣性地喜歡點評。
同時男女的禮儀還是有區別的,女性更應該講究一點。因為女性應該給各方面的生活,帶來柔軟性、潤滑性、美感性,她應該有一種母性的關懷和光輝。女孩子也一樣,她應具有女兒性,這和母性是相通的。
禮儀更重要的是一種素質,而這種素質離不開獨立、能幹、關愛、優雅。首先,獨立就是要平等,很多禮儀都需要平等。比如現在許多學生見了老師不問好,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學生應該不問好,為什麼?因為老師就沒向學生問好,學生向老師問好的時候,很多老師的表情都很漠然,在這樣的情況下,憑什麼要學生給老師問好?生活中很多問題就是一個平等的問題。如果沒有平等,沒有自我的獨立,女孩子即使嫁了好老公,她的禮儀也就是跪在那裡舉案齊眉。
另外獨立也是一種精神狀態,一個失去自我的人,他的禮儀是不行的。為什麼一些飯店招待生說的“歡迎光臨”讓人心煩,因為這種聲音沒有自我,這句話不是發自內心,只是出於職業的習慣。有一個自我,這是禮儀的前提,只有這樣才能把內在的修養變成外在的禮儀。
第二,能幹。禮儀不是一個單打一的東西,不能單靠禮儀打天下,禮儀一定要和知識才華結合在一起,才有生命力。能幹是禮儀的關鍵,它能把禮儀從技術層面變為我們的生活習慣。
第三,關愛。這是禮儀的核心,禮儀就是表達愛,表達你對他人的尊重。別人講話的時候你自顧自說話,不能傾聽,就是因為你眼裡、心裡沒有別人,你沒有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對別人,你沒有發自內心的尊重和愛。離開愛,禮儀只是一個空殼。
第四,優雅。優雅是禮儀更高層次的表現。就說秦怡,如果她沒有豐富的人生經歷,沒有才藝,光是禮儀,那肯定是很單薄的,不會有優雅。優雅是和事業、和生活的閱歷結合在一起的。只有在獨立、能幹、關愛的基礎上談禮儀,才能上升到優雅的層面。我們要由內而外地提倡禮儀。虛偽的、悲觀的人的目光和微笑反映不出禮儀,禮儀是不能硬來的。
她希望自己的學生學會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