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呢?這些馬都是我自己的!”
“啊?”王海濱愣住了。
不僅是王海濱,就連薛訥等人也吃了一驚,他們沒想到李陶居然會為潞州團練花這麼大的本錢。
“我的騎兵全部是一人雙馬,而且是青一色的突厥馬!”
“什麼?突厥馬?”王海濱再一次大吃一驚。
大唐雖然實施馬政多年,可唐軍的軍馬主要有四種:產於呼倫貝爾草原的三河馬、西域的哈薩克馬、焉耆馬和威爾勒馬。這其中尤其是焉耆馬和威爾勒馬,因其高大健壯、長頸高揚、步輻伸展流暢,對韁繩反映靈敏,是唐軍正規騎兵使用最多的馬種。突厥馬要比以上的四種馬更加優秀,所以說突厥騎兵在馬匹上要比大唐佔優勢。因為突厥人的嚴格控制,在大唐境內的突厥馬並不多。故而比較珍惜。而李陶卻能給自己的騎兵全部配備了一人雙騎的突厥馬,這可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
“這得花多少錢?”王海濱瞪大了眼睛。
李陶不以為然道:“這算什麼?你再看看我們的騎兵的裝備,人人披掛的都是明光鎧,人手一支韌木馬槊!還有橫刀、弓箭那都是上好的。”
唐軍的鎧甲主要有明光、光要、細鱗、山文、鳥錘、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馬甲等十三種。其中明光、光要、鎖子、山文、鳥錘、細鱗甲是鐵甲。後三種是以鎧甲甲片的式樣來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則是以製造材料命名。明光鎧是一種護胸鏡鋥亮的板式鎧甲,非常華麗。而且重量更加輕,但是防禦力卻大大的提升,在唐軍中只有高階將領才會配備。而潞州團練的騎兵,全部配備了明光鎧。豈不讓人咋舌。
相比明光鎧,更讓王海濱驚詫的則是韌木馬槊。
唐軍騎兵通常配備的長兵器是馬槊,類似丈八蛇矛,前端尖銳扁平,既可挑砍,也可直刺,近身肉搏則用橫刀。馬槊裡邊有非常多的講究。槊杆根本不像步槊所用的是木杆,而是取上等韌木的主幹,剝成粗細均勻的蔑,膠合而成。那韌木以做弓用的柘木為最。次以桑、柞、藤,最差也得用竹子。把細蔑用油反覆浸泡。泡得不再變形了,不再開裂,方才完成了第一步。而這個過程耗時將近一年,一年之後,將蔑條取出,蔭涼處風乾數月。用上等的膠漆膠合為一把粗,丈八長,外層再纏繞麻繩。待麻繩乾透,塗以生漆,裹以葛布。葛布上生漆,幹一層裹一層,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發出金屬之聲,卻不斷不裂,如此才算合格。然後去其首尾,截短到丈六左右。前裝精鋼槊首,後安紅銅槊纂。不斷調整,合格的標準是用一根麻繩吊在槊尾二尺處,整個丈八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桿般兩端不落不墜。這樣,武將騎在馬上,才能保持槊尖向前而不費絲毫力氣。如此製造出來的槊,輕、韌、結實。 ;武將可直握了借馬力衝鋒,也可揮舞起來近戰格鬥。只是整支槊要耗時三年,並且成功率僅僅有四成,因此造價高得驚人,所以馬槊一直是世家出身將領的標誌。
聽李陶如此一說,不僅是王海濱,就連向來眼高於頂的李思經,也覺得有些自慚形愧。這哪裡是什麼圍繞,自己這些正規軍在他們面前,簡直就是一群叫花子。
見薛訥等人神色各異,李陶神秘兮兮道:“其實,這些還不算最值錢的,最值錢還有前面呢!”
說話間,潞州團練的大隊已經進入了眾人的視線。
“藍田王,他們這是?”薛訥見潞州團練早已將車陣擺好,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不由奇怪地問道。
李陶笑著解釋道:“哦,剛才不知道是老薛你來了,斥候傳來訊息說有騎兵接近,所以就擺好了車陣,以防萬一。”
“這麼說,你們剛地是在行軍當中?”薛訥又問道。
李陶點點頭:“當然是在行軍當中!”
“這才多大一會,行軍的數千人就能擺好車陣?”薛訥有些不可置信。
李陶有些不好意思道:“我這訓練的還不夠到位,若是碰到敵軍突然襲擊,哪會給你這麼些時間擺車陣?”
薛訥左右看了看,李思經、李楷洛與王海濱等人都低下了頭。在他們看來,從行軍當中突然停下來,然後擺好車陣拒敵,最少也要半個時辰以上,就這還得是訓練有素的精銳部隊。他們僅僅只在路上耽誤了一刻鐘時間,潞州團練就擺好了一個標準的圓形車陣,怎能不讓他們感到震驚?
“大都督,走,我帶你們去看看我的軍隊!”李陶下馬招呼道。
“哦,好!”薛訥等人下馬應道。
李陶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