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王海濱三人也是滿臉不解的神色。
他們之所以不解,也是有緣由的。
大唐軍隊主要有三部份組成,最主要的便是府兵,也就是折衝府。折衝府有內府、外府之分,內府是指左右衛府所屬的五府、三衛和東宮左右衛率所屬的三府、三衛,此外都是外府。內府衛士都是由五品以上官員的子孫充任,外府衛士則主要是富裕人家的子弟,內外各府的衛士都擔任皇帝的宿衛。像李思經、李楷洛帶來的這些兵便都是府兵。
府兵之外,還有官健。邊境地區設有軍、守捉、城、鎮、戍等邊防組織。置邊軍戍守。唐初,邊兵由府兵輪番更代,三年一輪換。後來,各軍鎮可根據各自的情況。於從戍人員和客戶中招募士兵。自願長期戍邊的。長年免賦。如果家屬願意同往邊境,由官府發給田地房屋。這種招募來的邊兵便稱為官健。崔宣道帶來的定州兵,大多均屬於官健。
除此之外,便是團練兵了。團練兵主要由各州州府徵發入軍﹐不登記入正規軍軍籍﹔服役期間發給本人身糧醬菜﹔協助藩鎮官健在境內防守﹐或配合作戰﹔不長期脫離生產﹐軍事任務結束之後﹐隨即遣返回鄉。
團練兵不是正規軍,戰鬥力非常有限。有戰事團練兵應募出征時,各軍都將他們當作運送輜重的苦力使用。正因為如此,團練兵的地位便可想而知。不知道今日薛訥是犯了什麼渾,竟然要親自去迎接潞州的團練兵。
薛訥也懶得與他們解釋,徑自向帳外走去。剩下這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跺腳緊隨薛訥而去了。
薛訥等人帶著各自的衛隊,迎出了十餘里,薛訥這才勒住馬:“好了,就在這裡迎候吧!”
李思經上前詢問道:“大都督。這潞州團練是何來頭,竟要你親迎。”
“你說的沒錯,這潞州團練還真是大有來頭!你想知道?”薛訥頭也沒回。
“是的,請大將軍明示!”
“陛下在中宗皇帝時被韋后排擠出京,你們可知道他去了何處?”薛訥問道。
“去了潞州!”李思經剛答畢,驀地反應過來,他狐疑地問道:“莫非這潞州團練與陛下有關係?”
薛訥點頭道:“不僅有關係,是大有關係,這潞州團練是陛下親自下旨成立的。”
李思經恍然大悟:“難怪大都督要親自迎接呢!”
“這一點你說錯了,你們都瞭解本都督,我並不是那種喜歡迎來送往之人。若僅僅因為這潞州團練是陛下下旨成立的,我才不會來接。”
“難道還有別的原因?”
薛訥神秘道:“我來迎接是因為這潞州團練使有我有舊,此人也是大有來頭。”
崔宣道也在一旁好奇地問道:“不知這潞州團練使是何人!”
薛訥也不賣關子,直接道:“藍田王李陶!”
“啊?是他?”幾人頓時目瞪口呆。
……
李思經的親兵稟報道:“將軍,前方十里處,發現有斥候出現!”
“哦?”李思經啞然失笑道:“這團練兵能派斥候出來,我這還是第一次聽說。”
說到這裡,李思經朝著薛訥道:“大都督,我上前去看看如何?”
薛訥點點頭道:“去吧,見了藍田王客氣些,他可不是好惹的主!”
“是!大都督!”李思經答應一聲,帶著數百人的騎兵呼嘯而去。
……
一隊人馬有序地行進在草原之上,看服飾甲冑這無疑問是大唐的軍隊,可與一般地大唐軍隊又有所不同。
隊伍的主體是數百輛四**車,每車由二至四匹健馬拉動,另有數名年輕力壯的漢子隨行照看。這些漢子雖然身著統一的黑色皂衣,外觀十分美觀,但無實際的防禦意義,因為他們沒有任何的甲冑與武器。
與這些漢子截然不同的是行進在大車四周的騎兵,約莫有七八百人,大多是十五六歲的孩子。他們一人雙馬,武器齊全,個個身著明光甲,以兜鍪護頭,兜鍪綴有垂至肩背用以護頸的頓項。左右兩片胸甲居中縱束甲絆,左右各有一面圓護,兩肩覆蓋披膊,臂上套有臂護;腰間紮帶,腰帶之下有兩片膝裙護住大腿。在明光甲之外,還罩有披風。
在隊伍的前面,有兩人正騎在馬上並肩緩緩前行。
其中一個白衣少年笑道:“老王呀!這行軍打仗與你花天酒地的日子可不能比,感覺如何?”
那個叫老王的人是個大腹便便的中年人,他感慨道:“藍田王,說實話,剛開始還真不習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