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親之後,就把雜貨鋪子給盤了,帶著盤店的一百兩銀子和文氏做繡娘以來攢下的二十兩銀子回了老家平塘村,在祖宅上建了一座織坊,招了村裡農閒時無事可做的大姑娘、小媳婦做工,藉著文氏多年來在繡莊內耳濡目染的經驗和喬禮獨特的眼光、精明的頭腦織出了一匹匹花色豔麗、質量上乘的各色布料。
這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平塘喬氏的起源。
第一批布料織出來之後,文氏本來是準備帶著這些布料賣給自己的老東家繡莊,誰知卻被一個來到平塘村的行商看中了喬家織出來的布料,行商本是在越州經營米麵鋪子的富商,此次下鄉也是四處轉悠看看今年地裡的收成如何,誰知卻發現喬家織出的布料竟比自己在越州見過的同樣價錢的布料要好得多,便起了合作的念頭。
藉著這家行商的人脈和關係,喬家織坊的布料從蘇州、揚州賣到了越州、皖州,喬家的織坊越做越大。後來喬禮有了更多的本錢和人脈,就擴張了織坊,又建起了繡莊和成衣店,把鋪面都遷到了蘇州城內,漸漸地,喬家的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