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向有問題。
算了,也該學習一下了。
自己的水平那麼窪,人家還虛心地向自己學習,自己沒有理由放棄嘛。
三喜這麼想著,但是,很快又想到了高橋靜。如果自己真出去培訓了,唉,豈不是又見不到他了。
於是,接下來的飯,三喜吃得無滋淡味,好在黛安娜是個快樂的洋娃娃,調節者氣氛一頓飯也算是吃得賓主盡歡。
三喜回到家的時候,是上官一林親自送的,車上的黛安娜說正值國慶日,要再看一遍城市的夜景。
於是,上官一林便擔任了司機的角色。
三喜一天沒有接到高橋靜的電話,心裡不免失落。
回家後,老媽喜氣洋洋地問三喜今日的狀況,三喜如實說了,當然也沒有忘記說有可能會去海外培訓一段時間。
常瑞雲大喜,直喊阿彌陀佛,這三喜的水平她還是知道的,沒想到,運氣這麼好。
看來,那個日本小子也沒有什麼可留戀的,否則,三喜還能放下他去國外?
常瑞雲一顆心算是放下了。
這孩子,就是不定性,昨天還和人家好成那樣,今天又答應去國外培訓。這上官家對三喜看來不是一般的好。
整個週末,三喜沒有給高橋靜資訊,也沒接到高橋靜的電話,三喜心裡酸酸的。
高橋靜這個週末過得也並不平靜。
他本來是從日本回來後想給三喜一個驚喜,沒想到,卻被三喜給的“驚喜”驚住了。
突然間,他有一種感覺,三喜或許並不像他想象中那麼地喜歡他。
這個想法讓他一時有些焦躁。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句中國話他有所瞭解後,也能充分感受到三喜的為難,因為他們在這方面是一樣的。
但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撞見她和她並不愛的老闆在一起,是不是也能說明點什麼?
高橋靜這兩天一直在反思自己的行為,和三喜的老闆比起來,他是不是表現得太不主動了。
他可沒有忘記那天上官一林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