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死了人不罷休是怎麼的!”
妞子聽說了也趕回來,著急忙慌架起炭盆找藥吊子,“虧得今天局子裡發了過冬的炭,我偷著包了點回來。火鐮呢?”
品春往櫃上努嘴,“那兒呢!你幫著給綏嬤嬤告假沒有?”
“打發徒弟說去了,局子裡倒沒什麼,回頭中晌不是還得提鈴嗎?”妞子咬牙切齒的劃火石,劃得火星子亂竄,“怕內務府要來問,上頭會不會怪罪?”
“都病成這樣了,叫人架著提鈴?”品春擺了下手,“別管了,有人來問再說。”
這話撂下沒多久,御前就來了個太監查人,說過會子就往暢春園,問素以人在哪兒。
藥煎開了,頂得吊子蓋兒咔咔作響。品春往炕上指指,“喏,病得人都認不清了,這趟差事是走不成了。”
小太監瞧了兩眼,回去如實稟告大總管,榮壽搖頭晃腦嘿了聲兒,“這丫頭不笨,病得討巧,會挑日子。”
作者有話要說: 溫馨提示:晉江隔三差五的抽,唯一能夠對付他的就是火狐瀏覽器。妹紙們如果不嫌麻煩就下載個,搭配文案上的重新整理按鈕,應該可以及時看到更新和書評區留言。
☆、第21章
行程照舊,皇帝法駕都擺好了,散了朝幾個總領大臣聽說要上暢春園,一個個冒尖兒上趕著同往。絮絮叨叨捧心感慨,想太上皇,想得肝兒都疼啦,這回非要過園子請安問好才行。臣子的孝心嘛,皇帝沒有不答應的道理。於是備上幾匹高頭大馬,章京們在前頭開道,君臣出了午門往南,直奔暢春園而去。
皇帝坐的是青油轎子,前後幾十個戴刀侍衛護著駕,榮壽和長滿壽一左一右扶轎,榮壽在窗戶外頭低聲回稟,“主子,素以那丫頭病了,開泰過他坦傳話,一個屋子裡的宮女正給她熬藥呢!近前看看,抖得發瘧子似的,說今兒不能隨扈,給主子爺告個假。”
轎子裡寂寂無聲,也不知皇帝聽沒聽見。隔了老半天飄出一句話來,“倒是嬌貴得很,敢情是鷹嘴鴨子爪,能吃不能拿。”
這麼句民諺出自金口,確實是極其罕見的。榮壽看不見長滿壽的臉,不過料著八成五顏六色像開了染坊似的。光想想他吃癟的樣子就讓人高興,他樂顛顛的哎一聲,“可不是!姑娘家就是事兒多,昨兒虧得在養心殿裡混到天亮,要是露天呆一宿,今兒大概就成屍首了!”
長滿壽聽在耳朵裡卻很夷然,暗道這丫頭是可造之才,知道過園子有風險,有意的規避了。這樣也好,免得節外生枝。女人膽子小,榮華富貴往後排,在她眼裡保命才是第一要緊的。
御駕往前行進,越往南園子越多。這裡是皇家的別院群,像圓明園、承澤圓、朗潤園都在這一帶。一行人打扇面湖邊上過,不多時就到了暢春園大宮門前。
園子裡伺候的早得了信兒在外頭等著,打前陣的是大總管李玉貴,排的是天子儀仗,因此皇帝法駕停下也沒上前迎,只在階下昂首鵠立。皇帝雖即了位,到太上皇跟前還是小輩,下了轎子先向上打千,“兒子恭請皇父聖安。”
隨行的眾臣在宮門前撩袍下跪磕頭,“萬歲萬歲萬萬歲。”
“聖躬安。”李玉貴正著臉色,扯足了嗓子代主子答應,唱得廣袤天街嗡聲作響。大禮過了便是常禮,忙緊走幾步過來,膝蓋頭就地一點,臉上笑得花兒也似,“哎喲萬歲爺今兒趕早,奴才給您請安啦!”一頭說一頭殷勤請進門。
將到九經三事殿,遠遠看見芍藥兒撫著膝迎來,掃袖打千兒,“奴才恭請萬歲爺聖安。老主子在澹寧居等萬歲爺有會子了,請萬歲爺往殿裡見駕。諸臣工先至壽萱春永,稍待片刻再宣覲見。”
眾臣應嗻,在春暉堂和皇帝分了道。芍藥復又輕聲稟告皇帝,“老爺子昨兒夜裡咳嗽一宿,想是前日撈袖子打布庫時著了涼。原本今兒要歇的,知道主子要來,一早就從凝春堂搬到澹寧居來了。”
皇帝聽見太上皇身上不好心裡一急,“這會子怎麼樣了?”
芍藥說,“不打緊,主子娘娘伺候吃了藥,眼下好多了。”
皇帝嘴上不言語,腳下卻加緊了往澹寧居趕。太上皇禪位得早,其實現在不過四十五,還是春秋鼎盛的時候。可皇帝知道,皇父是開國之君,早年行軍打仗身上帶著傷。年輕時底子好扛得住,往後越有年紀越是小病小災都來了。他對皇父的感情說不出口,其實一直掛在心上。但天家自矜身份由來已久,況且他又生性木的,也許一個疏忽就錯失了很多天倫。弄得父子不親,相處起來也隔了一層,感受不到尋常人家那份骨肉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