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股票。
“你可以從三方面下手,一方面,你可以試探著去問問這家公司,到底需不需要融資,如果他們需要,當然我們就可以正大光明的獲得這家公司的股權。當然這有點困難,畢竟現在他們的財政狀況非常好。第二你可以聯絡他們那些擁有公司股票的員工和管理者,雖然現在他們手裡的股票不被允許外賣,但是我們可以和他們簽訂類似期貨的合同,就比如如果他們的公司的股票上市之後,達到什麼樣的價格,或者達不到什麼樣的價格,他們就必須把他們手裡的股票,以一個規定的執行價格,來賣給我們,你知道,畢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對公司這麼有信心的,或者有些人是急著需要用錢的。。。”
“你就這麼看好這家公司?”
海蒂聽了李逸帆提出的手段之後,不由得很是好奇,李逸帆到底是從哪裡得來的勇氣,對這家公司這麼有信心。
“是的,我非常看好這家公司,甚至在我看來,這家公司未來的前景,將不會弱於微軟,至於到底為什麼,我想應該算是我的直覺,和判斷吧!”
李逸帆不想做過多的解釋,只能給出一個比較炫富的答案,還好海蒂也不是特別喜歡刨根問底的人,她更是一個很好的執行者。
“第三點嗎,就是乾脆找上門去,問他們願不願意賣掉這家公司,不過我想這一點很困難,但是我們可以試試。”
李逸帆說出了第三個想法,說實話這一點,他感覺希望非常渺茫,要知道後來微軟都曾經想要拿下這家公司,可是最後也是功虧一簣,人家連微軟都看不上,更何況是自己?
不過試一試倒也無妨嗎?
這三個想法裡,李逸帆認為最有可能實現的就當屬,第二條,而第一條希望也不算很大,但是美國人都很愛錢,所以倒也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
1107。佈局推特
要知道網際網路公司發展到如今這個年代,其實那些真正有恆心,有信心,認為自己的公司,會成為業界奇蹟的創始人們並不多。
畢竟這年頭玩網路公司的這些人,一般都是技術人員出身,來到矽谷,從車庫裡起家,當公司做到一定規模,或者說被人炒作的很熱的時候,往往都會有很多網際網路業界的巨頭找上門來談收購的。
就比如微軟和雅虎,這樣現在的業界霸主,為了避免這些新興網路公司,會在今後成長為自己的對手,他們對於使用這種軟刀子收購,扼殺的方式可是駕輕就熟的。
很多曾經火爆一時的網路軟體公司,就都是在剛剛起步階段,最後就被他們收購兼併的,而這些網路公司,有的會化作是他們公司的重要組成分支,而有的乾脆就是直接被毀掉了。
而大多數網路公司的創始人,一般都會經受不住這些業界巨頭,手裡的鉅額支票的誘惑的。
就李逸帆的瞭解,就算是谷歌的這兩個創始人,也在這件事上動搖過。
事實上他們建立了這家公司之後,外界對他們公司的傳言,就一直不曾消失過。
在這家公司建立之初,他們四處的尋找融資的時候,可是四處碰壁,找了很多大型風投公司,結果人家一看他們的創意,根本就甩都不甩他們。
最後要不是沒有紅杉資本的那兩千五百萬,他們估計早就垮了。
而在後來隨著他們的公司有了起色,可是外面的競爭也一直不曾減弱過。在網路搜尋這個領域。其實最開始的創始者是微軟。還有原來的雅虎。
兩家公司在這個領域的競爭一直很激烈,而谷歌完全是個後來者,但是他比這兩家公司最有優勢的地方,就在於他是專門搞這個的,而這兩家公司則不是。
微軟主要是發展計算機的各種執行軟體系統的,而雅虎老本行則是做門戶新聞的,可以說這兩家的主要精力,都不在網路搜尋引擎上面。
而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才讓這家新型的公司鑽了空子,迅速的開啟市場,並且在這個領域站穩了腳跟。
可是當他們已經初具規模了之後,這兩家巨頭很快就意識到了這家公司的危險性,於是開始紛紛在自己的搜尋引擎上加大了投入,開始和谷歌真刀真槍的競爭了起來。
而谷歌之所以能夠在這兩家巨頭的競爭當中生存下來,出了他們是專門幹這個的之外,還有就是他們在人才吸引上的巨大投入。
要知道給員工豐厚的薪水和原始股,這可絕對是大手筆,而也正是這樣的大手筆。才讓他們把微軟和雅虎那邊的關於搜尋引擎的人才,全都挖角到了自己的公司。在壯大自己的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