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她不知道此林如海非彼林如海,此黛玉也非彼黛玉,不會領她的情。
黛玉要保持自己單純無知的形象,配合著孫嬤嬤演起了久別重逢的戲。
“孫嬤嬤,玉兒也想你了。”楚楚的表情配上眼中的激動,黛玉覺得自己要是再穿回去,去演戲肯定沒問題了。
黛玉拉著孫嬤嬤絮絮叨叨的講述著離別之後發生的事情,就好像是將孫嬤嬤當做賈敏去世後最親的親人那般,恨不得將所有的事情都講給她聽。
自然,這只不過是別人的想法,事實上,黛玉說的都是些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緊要的事情一點也沒透露。不過其他人也不會懷疑,畢竟黛玉還不到十歲,還只是個孩子呢,能知道些什麼事呢?
黛玉的表演讓賈母更加堅定了“黛玉對那件事一無所知”的想法,自此對黛玉更加放心了。
☆、第五十一章 約期到了
北京城說大也大,說小也小,真要有心,安排個巧遇什麼的,並不是一件多難的事。自從胤禎將事情告訴溫憲之後,她就上了心。
溫憲無疑是聰慧的,能夠得到太后和康熙的寵愛,光憑養在太后跟前兒這個身份是遠遠不夠的。而在溫憲的祭文上,有“爾公主秀出紫微,聰慧夙成”之語,溫憲的聰慧可見一斑。
在黛玉做好了送給溫恪和敦恪的禮物,出門去臻品閣的時候,溫憲就和她來了個“巧遇”。
黛玉準備了幾天,先是找了兩塊上品羊脂白玉,這羊脂白玉性溫、最是養人,正適合給溫恪、敦恪做養身護符。
因為溫恪屬兔,敦恪屬羊,黛玉就把玉雕刻成了萌系小兔和小羊的模樣,就小拇指大小的一個墜子,超卡哇伊!
黛玉雕刻的萌小兔和萌小羊,就用刀來說,還比較粗糙,當然,本來黛玉是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的,不過她想,以她的年紀,做得太過了豈不是惹人生疑?
於是,黛玉在刀工上刻得比較粗糙,但是在神韻上卻雕得很好,讓人一眼就能看出小兔嬉戲時的活潑調皮和小羊吃飽了青草之後的慵懶滿足。
兩個玉墜上都刻上了清心符、培元符和聚靈符,黛玉一向都是衝動型的人物,交朋友也是這樣,只要被她認可的人,她總是全心的付出。溫恪和敦恪是她來到這個世界交到的第一個朋友,她不希望看著自己的朋友在花樣年華就撒手人寰,只要有一線的可能,她都會盡力去挽救。
在十一月陽氣最足的一日,黛玉完成了玉墜的啟靈。第二天,黛玉找了一個藉口,從賈母那裡要到了出府逛街的“通行證”。
“外祖母,您是知道的,去年萬歲爺南巡,因為太后娘娘和宜妃娘娘的憐愛,萬歲爺特許我出了孝期就上京,進宮拜謝太后娘娘和宜妃娘娘的一番關切之意。”
“太后娘娘和宜妃娘娘憐惜玉兒,自也是因為玉兒有她們喜愛的地方。敏兒當年還得過太皇太后的一句誇獎,可見是有其母必有其女了,玉兒自也是好的。”賈母說著,面上帶著些淡淡的得意之色。
賈母也確實有驕傲的本錢,嫡親的女兒和外孫女一個得了太皇太后的誇獎,一個得了太后的憐愛,可見她的教養是非常成功的。
賈母若有所思的從三春面上掃過,迎春體態嬌柔,就是性子軟弱了些,惜春嬌美可人,卻又太冷情了些,倒是三丫頭容貌豔麗,性情也堅韌好勝,值得培養。
黛玉又說:“之前在孃親的孝期,玉兒自是不能穿紅著綠的,哪怕是想想都是對孃親的侮辱。原本爹爹想,等玉兒出了孝期再添置妝環也不晚。外祖母憐惜,提前接玉兒上京,添置頭面兒的事兒就擱置了。玉兒想今日去外面逛一下,看看有沒有合適的選一些,進宮拜見太后娘娘和宜妃娘娘,總不能穿戴得太素淨了。”
賈母本身就不喜歡女孩兒家妝扮得太素淨了,沒得晦氣,因此黛玉這話是說到她心坎兒裡了,當下就贊同道:“玉兒想的周全,這樣吧,迎春姐妹也該打製一些新的首飾頭面兒了,還有云兒,你們姐妹幾個一起去,帶齊全了伺候的人也就是了。”
“老祖宗,我也去。”
王氏就沉下了臉:“她們女孩兒家去銀樓,你跟著去湊什麼熱鬧?功課可都做好了?小心你老子回來知道你又貪玩,仔細他捶你。”
“老祖宗……”
寶玉一撒嬌,賈母就心軟了,摟著他對王氏說:“寶玉年紀還小呢,不要拘著他,整日裡讀書當心熬壞了身子。”
王氏想起早逝的長子,又是一陣黯然。
黛玉在心底搖頭,這樣的溺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