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2 / 4)

黛玉笑道:“玉兒昨晚睡得可舒服了,只是連月來坐船有些暈,養兩日就好了。玉兒從小不愛點薰香的,一時用了倒是不習慣。”

聊了一會兒,見幾位太太、奶奶、姑娘都到了,黛玉使了個眼色,王嬤嬤忙捧了一個大匣子上來。黛玉上前開啟,一邊道:“玉兒聽孃親說外祖母虔心事佛,這尊白玉觀音也只有外祖母配得上。”

賈母見了那通體瑩潤的玉觀音,便知道價值不菲:“這玉已經是難得了,更難得這菩薩雕琢得栩栩如生,那慈悲的韻味也透了出來。這東西怕是拿著錢也沒地兒買去,我知道玉兒孝順,這東西卻是太貴重,你自己收著便好。”

黛玉笑道:“憑它怎麼貴重,也比不上玉兒和外祖母的情分重。”

賈母見黛玉這麼孝順,樂眯了眼,看來有些事玉兒還並不知道,果然她猜得不錯,這樣的事想來林如海也不會讓她知道,畢竟事關她的生母。又想著日後兩個玉兒成了親,自己的東西還不是留給他們兩個,便點了點頭。鴛鴦忙上前接過,好生收好。

黛玉又道:“昨兒太匆忙了,沒盡到禮數,還請舅母、嫂子、姐妹們莫怪。”

王嬤嬤忙指揮著丫頭們將給眾人的表禮呈上,給邢氏、王氏的是玉如意兩柄,給尤氏、王熙鳳、李紈的是如意鐲一對,給三春的是蘇繡雙面繡團扇一柄,另有給寶玉、賈環的文房四寶,給賈蘭、巧姐兒、秦可卿金項圈一個,長命金鎖一個。又有給各院大丫頭的荷包,其中鴛鴦、平兒、襲人又多了一副珍珠耳環。

尤氏見秦可卿和巧姐兒、賈蘭一樣,掩嘴笑道:“可見得林妹妹是個疼人的,改明兒叫蓉兒媳婦過來謝過林姑姑。”

說得眾人都笑了。

黛玉也笑道:“珍大嫂子別笑話我,指不定這項圈金鎖明兒就用上了呢,到時候大嫂子才知道我的先見之明呢!”

尤氏忙道:“要真應了林妹妹的話,嫂子親自來謝你。”

一時眾人又打趣尤氏著急抱孫子語語。

說了會兒話,賈母就有些精神不濟了,又見外面天氣不錯,就讓三春帶著黛玉小姐妹幾個自去玩耍。此處略過暫且不表。

**

這日秋高氣爽,胤祥又出宮直奔四貝勒府去。

“四哥,我昨兒去碼頭送舅舅的時候,見到了一個極有趣的女娃娃。”十月初三是太后的六十聖壽,胤祥的舅舅也入京恭賀,在京裡待了幾天,和外甥、外甥女處了幾天,於昨日回去了。

胤祥進去書房自顧自說道:“那女孩大約就七八歲的樣子,長得漂亮極了,就是體質和八妹、十妹一樣,怪可憐的。她還對八妹和十妹笑了一下,她的笑可燦爛了,看了就讓人心裡舒暢。所以我想她肯定像八妹和十妹那樣,雖然身體不好,但是心底堅強的好姑娘。”

從宮裡一路行來,又說了這半晌的話,胤祥覺得口有些幹,見書桌上一盞尚未動過的茶水,也不避忌,徑自端起灌了一盞,那氣才順了些。

胤禛瞪了他一眼:“還是這麼個毛毛躁躁的性子。”一邊吩咐伺候的奴才:“給你十三爺滾一壺熱茶來。”又拿了汗巾子遞給胤祥,口中道:“難為你十月天也能出這一身大汗。”又道:“你要是喜歡,打聽清楚是哪戶人家的,要是在旗的,過幾年讓汗阿瑪指給你就是了。”

胤祥訕訕的放下手中的茶盞,接過汗巾子將額頭上的汗抹了去,一邊說:“哪兒能啊,就一丫頭片子,我可沒那想法。不過我聽明順說,那是巡鹽御史林如海的嫡女,他們家可是漢人。”

胤禛眼神一閃:“林如海倒是個有本事的,對汗阿瑪也忠心,你要真有意思,幫他家謀個漢軍旗並不難。”

“四哥,可別!我真沒那想法。”

胤禛也不理他,只說:“林如海官聲不錯,又極得汗阿瑪信任,如今掌管著江南鹽政,是個極要緊的位置。他家的嫡女若是入了旗,給你做個側福晉倒也是當得起的。”

胤祥正是不解風情的年紀,聞言只努努嘴:“四哥你自己收了也是一樣的。”

胤禛瞪了他一眼,卻是不再提這事了。忽想起胤祥此時應該在上書房,沉下臉問:“你不在上書房用功習學,跑出來做什麼?可有侍衛跟著?”

胤祥臉色一變,賠笑道:“好四哥,連著下了半月的雨,人都快發黴了。難得今兒天晴,四哥帶弟弟出去逛逛唄。弟弟今兒請了假的,明順他們跟著呢。”

胤禛捏了捏眉頭,無奈道:“用了午膳便回去。”

那不就只能玩兩三個時辰?胤祥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