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好心情。胤禛上下打量了她一眼,很好,看來昨天沒有傷到她,今天晚上也就不用忌口了。
黛玉如果知道她這時候的得意,換來的是晚上加倍的折騰,不知道會是個什麼表情?
快到永和宮的時候,胤禛忽然伸手握著黛玉的手捏了捏:“你早上吃得夠多了,一會兒到了額娘宮裡就不要再吃了。”
不是胤禛過度擔心,昨天他進宮行禮的時候,德妃的表現讓他無法不擔心。
什麼“林佳氏是個好的,額娘也喜歡得緊。”要是玉兒被指婚給老十四,這話還能聽一聽,指給了他,額娘惱恨都來不及,又怎會有半點喜歡?
又說什麼“等林佳氏進了門,老四你可要讓她多進宮來和額娘說說話兒。”說話是假,折騰才是真吧。
宮裡的女人哪個沒有些手段能夠讓人不知不覺中著了道?胤禛覺得黛玉聰慧是聰慧,只是她生長的環境太過單純,怕是對這些陰私的事情知之甚少。只是他又不能一直在她身邊,總有看顧不到的時候……
黛玉心裡流過一股暖意,胤禛這是擔心德妃在茶水點心裡下藥啊。她仰起頭,眼睛裡滿滿的都是感動,輕輕的勾了勾手指在胤禛手心裡撓了撓,“爺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的。”
胤禛眼神變得晦暗起來,小妖精,她知不知道這樣的動作對於男人來說意味著什麼?看來晚上真的要好好教訓一下她!胤禛不動聲色的瞪了她一眼,“一會兒到了額娘跟前兒可不能你啊我啊的了。”
黛玉吐吐舌:“妾身知道啦。”
接近永和宮,兩人鬆開了手,胤禛在前,黛玉落後半步,兩人一前一後走了進去。讓胤禛驚訝的是,康熙居然也在。胤禛只的滑過一絲驚訝,然後就恢復了平靜,上前行禮道:“兒臣恭請汗阿瑪聖安,給額娘請安。”
黛玉緊跟著道:“奴婢恭請皇上聖安,給德妃娘娘請安。”
康熙呵呵笑道:“你就跟著老四叫汗阿瑪和額娘吧。”
大清入主中原以前,福晉、側福晉的身份其實是沒差多少的,兩者都是妻,地位同樣高貴,所出之子也同樣的有繼承權。只是在大清入關以後,特別是順治和康熙一直倡導漢文化,福晉和側福晉之間便漸漸有了區別。
以康熙朝的皇子為例,除了少數的幾位,大部分皇子的嫡福晉都是一品、二品大員之女,而側福晉都是四品、五品官員之女,兩者之間的出身差距非常的大。
黛玉的出身,如果不考慮其曾為漢人身份的話,做個不大受寵的皇子嫡福晉也是夠格的。康熙也覺得讓她做側福晉是委屈了,再加上造成這一切的還是他的兒子,因此也就多給了黛玉一些臉面。
胤禛當年迎娶烏喇那拉氏的時候,在大婚翌日是去拜見了太后、康熙和德妃的,康熙既覺得委屈了黛玉,又不好打烏喇那拉氏的臉,便採取了這樣一個折中的方式,沒有讓胤禛帶著黛玉去乾清宮拜見,而是自己到了永和宮這裡來。
這還沒完,康熙又說了句:“林丫頭和太后有些緣分,太后這幾日唸叨著你呢,出宮前先去寧壽宮陪太后說說話吧。”
在大婚第二天,能夠拜見太后、康熙和德妃,雖然是非正式的,不過卻是讓黛玉這個側福晉的身份和別的側福晉有些不同,可以說是非常接近嫡福晉的地位了。
雖然對黛玉來說,妾就是妾,哪怕是地位再高的妾,始終不是正妻。不過康熙能夠這樣做,黛玉還是感激的,她真心誠意的給康熙行了個禮:“謝汗阿瑪恩典……”
☆、第196章 三個和尚沒水吃
從永和宮出來,胤禛和黛玉又去寧壽宮陪太后說了會兒話,這才出宮回府。而黛玉獲得的這一與眾不同的優待也很快的就傳了開去,眾人褒貶不一。
大臣、特別是漢臣普遍認同康熙的這一做法。
其實在康熙一開始將黛玉指給胤禛做側福晉的時候,很多漢臣心裡就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覺。從二品的漢臣嫡女居然連正妻也當不上,和四五品滿臣之女一個待遇,這讓漢臣們難免有些心寒。
如今康熙儘可能的補償,卻是讓他們稍感寬慰。
其他皇子側福晉們心裡就有些嫉妒了,大家都是側福晉,林佳氏不過是有個好阿瑪,憑什麼就和她們不同?你要不同你直接做嫡福晉去啊!
當然,這樣的話她們是不敢宣之於口的,否則就是對皇上的不滿了。
皇子嫡福晉們又是另一番心思了,不管是誰府上有個身份地位與眾不同的側福晉都是件讓人頭疼的事,當然,事情沒有落到她們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