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部分(3 / 4)

不住出列道:“十三叔所言極是,皇阿……皇上正是年富力強之時,皇上的施政舉措很得民心,在皇上在位這十多年,大清國力更加強盛,百姓更加富足,大清江山離不開皇上,還請皇上三思啊!”

胤禛哪裡能不知道弘晝的想法,不過是眼紅老四罷了。胤禛皺眉道:“你現在是老十七的兒子,怎麼能叫十三叔?你應該叫十三伯父。”

弘晝頓時感覺臉上火辣辣的,似乎聽到了周圍的人低聲嘲笑的聲音。他深深的垂下頭站了回去。

胤禮的臉色也陰沉起來,果然弘晝是個養不熟的,看來府裡的事情可不能交給弘晝和他福晉,要不然將來哪裡還能有他的立足之地?

此時弘昊站了出來,“皇阿瑪,兒臣年紀尚輕,閱歷尚淺,皇阿瑪身體一向健朗,實無必要在此時傳位,還請皇阿瑪三思。”

弘昊不得不站出來,總不能胤禛說要傳位給他,他就理所當然的接受吧?就是做個樣子也是要推辭一番的。

有了胤祥打頭,又有了弘晝和弘昊發言在先,文武百官便都躁動起來,紛紛出言。

沒有支援弘昊的官員們自然是口口聲聲的讓胤禛不要著急傳位,要是現在就換了弘昊上臺,他們這些人恐怕就沒有好日子過了。就是支援弘昊的人也假惺惺的勸著胤禛三思,畢竟誰也不知道胤禛這話是真心還是假意,遙想當年康熙讓百官推舉太子,不也只是一個陷阱麼?不過他們在勸的同時,也暗示著,現在可以不慌傳位,但是可以先立太子。

雖然康熙朝的太子沒有得到善終,不過太子在中華傳統之中仍然是佔著很高的地位的,如果他們能夠趁此機會將弘昊推上太子之位,那麼首先就佔據了大義的名分,若是胤禛有個萬一,太子繼位就是順理成章之事。

胤禛就高高在上的看著,這麼會兒功夫,他也就分辨出來了,哪些是弘昊的人,哪些是弘壽的人。胤禛想到之前所看到的老四和老六在面對兩個鬼差時所顯露出來的實力,心裡就生出一股詭異的感覺來。

老六明顯就不想和老四爭奪皇位,但是在外面卻假裝著收下了這麼多的黨羽,他們兄弟兩個倒是好算計,老六這一插手,可是搶走了很多原本有可能會投效老八的人。

胤禛明白了弘昊和弘壽的計劃,又是好笑又是好氣,除此之外,心中還有些自豪,更多的是欣慰。他一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兄友弟恭,不是一個額孃的相互之間懷有芥蒂這很正常,但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卻還是要鬧個你死我活,他就很不能接受了。

和老十四之間的關係何嘗不是他心中的一種痛?他不想看到自己的兒子也這樣。弘昊兄弟幾人能夠相親相愛,這讓他很是欣慰。他想,將來就算他不在了,有老五、老六和老九在一旁輔佐,老四肯定能將大清的國力帶上更高的臺階的。

此刻他看到支援弘昊的和支援弘壽的兩派人馬在那裡明爭暗鬥著,不由得就瞥了一眼站在前頭的兩個兒子,心裡暗暗發笑。

等眾人爭論得差不多了,胤禛才咳嗽了兩聲,文武百官們爭論歸爭論,卻還是一個個的都悄悄的瞅著胤禛,看他有了動靜,紛紛停了下來,閉上了嘴,又恢復了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樣。

胤禛淡淡道:“朕意已決,諸位愛卿就莫再多言了。”

當下,胤禛就讓欽天監的人選了個良辰吉日,定在九月初一舉行禪位大典。胤禛更發下話來,從今天起,所有的奏章就由弘昊批閱,他只在一旁檢查指點。

便是這指點,胤禛也不過是說來哄底下這些大臣的,他已經決定了,從現在起,他就不再幹預政事了。

胤禛經歷了鬼差之事後,深知天命不可違。既然他今日已經是“死了”,就不應當再插手干預政事,或許他的每一項決策,都會對這個世界帶來巨大的改變,給原本固有的命運造成破壞。胤禛擔心他插手太多會讓這些因果全部都歸咎到黛玉身上,到時候黛玉渡劫之時豈不是九死無生?

玉兒為他放棄了長生,他豈能再辜負於她?

聽到胤禛這樣果斷的話語,弘昊的支持者們自然是暗爽在心,嘴上“反對”的話語越發弱了幾分。四阿哥要是登基了,那他們這些人豈不是也能更上一層樓?其餘皇子的支持者們怕是要靠邊站了,那得空出來多少官位啊!好些人都在心裡暗暗盤算,自己過幾日能夠坐到哪個位子上去。

而其他的文武官員們就更加恐慌了,怎麼的萬歲爺是來真的?他們還從來沒有看到過居然不想當皇帝的皇帝!就是先皇也是把皇帝做到了駕崩的那一天啊!萬歲爺看上去也就是臉色蒼白了一點,不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