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會被阿瑪教訓的!
心裡才這麼想著,就聽胤禛開口了:“瞧瞧你那樣兒!腰桿給我挺直了!”
弘壽下意識的挺了挺腰板,胤禛說:“你今天錯有兩處,一是做了自以為得意的事,就誇誇其談,恨不得大家都知道你的能耐。能成大事者必定是做得多,說得少!二是無法堅持自己的信念,別人以給些壓力,就委曲求全了。古往今來但凡是成功之人,不定是百折而不撓的!你們可記住了?”
弘昊、弘昭、弘壽三人都起身恭敬的道:“孩兒知道了。”
胤禛見林墨白臉上似乎有些不認同,眼神掃過去問道:“怎麼,墨白有不同的看法?”
林墨白躬身道:“王爺所說,古往今來但凡是成功之人,必定是百折而不撓的,這句話奴才非常認同。可是,對於王爺所說,成大事者必定是做得多,說得少,這一點奴才有些不同的意見。”
弘壽景仰的望著舅舅,敢在阿瑪面前嗆聲的,他還真沒見到過呢,這個舅舅真是太威武了!他喜歡!
胤禛挑眉,“你說。”
林墨白道:“多做事,這一點奴才以為是必須的,可是少說話就未必了。酒香不怕巷子深這樣的事情畢竟是少數,奴才以為,不管是經商還是為官,甚至是作為君主,都應當多說。”
“經商,如果不經宣傳,如何讓更多的人知道你的產品?比方說,有人開了一家鋪子,靜悄悄的就開業了,估計除了附近的人以外,稍遠地方的都不知道這事兒,又如何會有客人前來?如今店鋪開業,大多會燃放鞭炮,敲鑼打鼓,就是要鬧出點聲響來,讓更多人知道,這樣才會有客人光顧。”
“為官,如果只知埋頭苦幹,上級平日裡事務繁忙,也不一定能夠知道屬下每個人做了些什麼,又如何能知道你的才華?必須是要和上級多溝通、彙報才是。”
“奴才以為,作為君主,也是應該讓臣子和民眾瞭解自己做了些什麼的。比如一些惠民政策,如果不廣而告之,百姓如何知道君主的仁愛?比如處置了貪官汙吏,如果不廣而告之,如何能使世人引以為戒?又如何能讓百姓知道君主的正義?比如有外敵入侵,如果不廣而告之,如何讓國民同仇敵愾?比如戰爭勝利,如果不廣而告之,如何讓國民以朝廷為榮以我八旗將士為榮?”
“當然,奴才說的這一切,都必須是以做為前提的,如果一個人不會做事,只會誇誇其談,那也是不行的。做是前提、是基礎,而說是輔助、是促進,兩者都應予以重視,不應該走極端。這是奴才的一點淺見,請王爺斧正。”
說實話,林墨白的這一番話給胤禛的震動不小,他以前只知道要讓皇阿瑪瞭解他任事的態度和能力、瞭解他的孝順之心。他也明白,讓別人知道自己的付出很重要,但從來沒有這樣歸納過,也沒有將“說”和“做”放到同樣的高度。然而林墨白說的這些又讓他有一種確實如此的感覺。
胤禛對這個小舅子越發的滿意了,不僅是他的見解有讓人稱道之處,就是他的勇氣也讓胤禛欣賞。不過胤禛一向奉行的是冷麵教育,所以並未對他誇獎,只對弘昊三人說:“你們應當要有自己的認知觀,對於你們舅舅的話,都好好思量一下,明天提交一份心得給我。”
“是,阿瑪。”弘昊三人畢恭畢敬的領了命,心裡對這個舅舅越發佩服了。顯然阿瑪對舅舅的言論是有些認同的,要不然就直接不給情面的予以否認了,哪裡還會讓他們寫什麼心得。
當晚,林墨白在王府客房住下了,準備明天帶弘昊他們去騎馬。
晚上胤禛和黛玉歇下之後,懷攬著黛玉,含笑說著:“林大人將墨白教導得很好,讓我都驚喜頻頻。”
“怎麼,他今天又做什麼了?”
胤禛笑道:“今天墨白算是給爺上了一課,他說,有時候埋頭做事,哪怕是做得再好,也不一定能得到應該得到的東西,應當在做的同時,也別忘了將自己的表現告知他人。”
黛玉恍然,就是說要重視宣傳嘛!
宣傳也確實應該重視,往大了說,後世的政府,無不把宣傳的喉舌掌控在自己手中,就是為了遏止對執政黨不利的言論,宣揚對執政黨有利的言論。往小了說,後世那些官員,不管有沒有政績吧,反正對外是誇得花兒一般的。如果胤禛也懂得宣傳,說不定就不會有他弒父欺弟、篡改聖旨的傳言了。
於是黛玉道:“雖然我不懂得國家大事,不過倒也覺得墨白說的也有些道理。就說謠言止於智者這句話吧,這天底下的智者到底是少數,更多的是人云亦云,沒有自主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