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起身坐到一旁,這才伸手虛抬:“都起喀吧。”
眾人又山呼萬歲,謝恩之後起身落座,便即開宴。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太后對康熙說:“今日闔家團圓,哀家便也想念起那片大草原來。哀家自打進宮,一晃便是幾十載,偶有家人自草原上來,進宮見面規矩也大,到底有些唏噓。”
康熙忙道:“皇額娘要是思念故鄉,明年朕便同皇額娘一同回蒙古,讓皇額娘多住幾日。”
太后欣慰的道:“皇帝有這個心就好了。哀家想念親人,推己及人,想來惠妃、宜妃她們進宮多年,也是思念家中父母兄弟的。皇帝,哀家有個提議,何不下道旨意,只要家中在京裡修造有省親別院的,便允許後宮嬪妃回家省親,也好全了他們的骨肉親情。且讓世人知曉,咱們皇家也不是不近人情的。”
太后的一席話讓大殿之內瞬間就安靜下來,幾乎是針落可聞。
那些進宮多年的嬪妃們莫不瞪大了眼睛,緊張的看著康熙,呼吸漸漸急促起來。
宮裡規矩大,等閒是不能見到家人的,只有那些品級高又受寵的主位娘娘們,才能隨意一些。且外男不可進入宮闈,便是見面也只能見著家中的女性親人罷了。因此,聽聞太后的提議,眾人便都心動起來。
胤禛撥動著手上的扳指,低垂的眼瞼掩住了眼中的冷意。
宜妃心裡一動,她是知道的,皇上甚少反駁太后的話,或者說,太后甚少說出違背皇上意思的話來,太后在這大庭廣眾之下提議,難道是確定了皇上絕對會同意嗎?
心裡這麼想著,嘴上就已經先動了起來,宜妃哽咽道:“太后如此體恤臣妾們,真是讓臣妾心裡感動。不瞞太后和皇上,臣妾也很惦記阿瑪……”
有了宜妃開頭,幾個有些體面的嬪妃們也都紛紛發言,難得的齊心協力起來。她們這樣的人家,也不缺修建省親別院的那幾個錢。她們之中,有的是真心想念家中的父母親人,有的是想要享受“衣錦還鄉”的尊榮,但不管怎樣,想要回孃家走一遭的心態卻是相同的。
康熙不動聲色,看了一圈眾人的反應,這才對太后笑道:“皇額娘心疼她們是她們的福氣,兒子又怎會不同意呢?這樣吧,想要回家省親的,先讓家人上折,等把省親別院建好,由內務府檢查之後,再由貴妃安排具體每個人的省親時間。總不能呼啦啦一股腦的都出去了,留朕和皇額娘兩個在宮裡吧?”
眾女都笑了起來,不知是為了康熙難得開一回的玩笑,還是為了能回家省親。
宮裡是沒有什麼秘密可言的,康熙今日的恩典很快就在京裡傳開,翌日的元旦大朝之上,那些家中有姑娘在後宮伺候康熙的人家都紛紛上書謝恩,滿漢官員難得的在一件事上統一意見,都對康熙此舉大讚特贊。
可以說,康熙邀名的目標已經達成!
只是,在這個時候,除了胤禛,沒有人知道康熙這道旨意下面埋藏著怎樣的兇險,只等著時機一到,便要讓他們進退維谷……
☆、第166章 元春要省親
省親一事在元旦大典上算是正式的蓋棺定論了,那些家中有女孩兒在宮裡、且手上又不缺銀子的,便都急慌慌的上旨要求建造省親別院,接自家姑娘回家省親。
都說人爭一口氣佛受一柱香,便是有些家中銀兩稍有拮据的,因不想被別人家比了下去,也咬牙勒緊褲腰帶,或從親朋處襄借一些銀兩湊足。
康熙恩准後宮嬪妃省親的訊息很快也傳到了江南,黛玉聽聞後,眨眨眼,“四爺的速度還真快!爸爸,你說賈家這回會不會如同原著裡那般建造省親別院,接元春回來省親呢?原著中元春可是賢德妃哦,現在卻只是賢嬪而已。”
“康熙這回的旨意中,嬪位也是可以回家省親的,賈家的人又如何會放過這麼一個出風頭的機會?”林如海的聲音裡有淡淡的諷意。
黛玉笑道:“原著中賈家建造大觀園,還有林家留給林妹妹的遺產,好多紅學家們不都說,這是一筆大款子嗎?賈家建造大觀園,就是昧了林妹妹的這筆銀子才得以建成。如今我可沒有銀子給他們貪,這麼大的缺口,他們從何處籌來?賈家如今可不比當日了。”
林如海冷笑道:“賈家如今確實比不得往日,官中怕是沒多少銀子,不過賈家這幾房的人,哪個不貪財?官中的銀子怕是大半都落入他們各房的口袋裡了。賈家要想建造省親別院,也只能從各房口袋裡摳銀子了。”
黛玉轉了轉眼珠,賊賊的笑道:“還有一處,想來賈家也是不會放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