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種很有利的地位高度。
出於對原創劇本的喜好,想要打造一部良心之作,不計回報,儘管聽上去有些矯情,但在浮華的娛樂圈,絕對是很有感染力的一席話了。
你覺得虛偽,那你有本事自己砸那麼多錢來這說大話呀!實打實的錢砸在那裡,就算有質疑,肯定沒誰能夠指責投資方這麼做有什麼不對!
出於這種心理,這番話明天被報道出去,可以肯定,會被很多熱心國產片的網友點贊,任何一個民族,都是有著自己的民族自豪感,每年都被好萊塢大片狂轟濫炸,其實國人心裡,也喜歡國內的片商,有朝一日,能夠拍出一部泰坦尼克號。
儘管知道那很難,像是做夢,但這種願景,在每一代人心頭,都不會熄滅。
這就跟國足一樣,儘管天天被鄙視的體無完膚,可捫心自問,其實很多球迷,心裡頭也是期望有朝一日,國足能在世界盃舞臺上,被外媒乘坐一匹黑馬華麗殺出,而不是每一界世界盃,都充當看別人風景的看客。
所以說,任何人給了他們希望,就算這種希望說出來後,有些圓滑,亦是值得由衷的讚賞。
在場的這些記者,聽完某人說的那些後,目光瞬間都變了,原以為這個年輕人是個路人甲,結果居然能夠給出這麼驚豔的回覆。
可以想象,相關的報道一出,公眾對這部“良心之作”的期待程度和關注程度,都會倍增,很多時候,娛樂圈中的熱門事件,就是從一個能夠挑動公眾神經的話題引起的。
如果這番話是片方的公關團隊設計出來的,那支公關團隊,確實很專業,如果是這個年輕人自己臨陣應對的說辭,那這年輕人真的很了不起。
蘇鬱在臺下,美眸中閃過一抹光彩,不知為何,剛才聽到楊迪那麼說,她竟然有些觸動了,或許是因為太瞭解這個人,她反而相信了,有些為之動容,不由得,有些希冀這部電影,真的能夠肩負起那種可讓無數人激動的使命,儘管知道很難。
連那個女記者,都是有些啞然,她是這家公司華夏區的首席記者,正因為專業的眼光太高,難免對國產片,有著一種潛意識裡的高傲,以往幫忙寫一些年終盤點、回顧的時候,也是沒少用刻薄的評語審視那些國產偽大片。
可剛才,身經百戰的她,竟然有些驚訝了,或許,是面前的這個人太年輕,難以讓人跟那些狡猾的大佬聯絡到一起,無形中,反而深受感染。
當然,也不是所有媒體,都抱有善意,一些有著其它影視公司背景的媒體派來的記者,聽到楊迪回應,心裡非常不爽。
他們背後的那些大佬都做不到的事情,無論這個年輕人和劉欣欣能不能做到,顯然都是嗤之以鼻的,用一句老話說,就是自己不行,也見不到別人好。
“楊總,相信影迷們,都會很感激你用製作良心之作的心態,去對待這筆投資,不過許多專業人士也指出,目前這部片子的最後一線逆轉奇蹟,跟片子的質量關係不大,屆時主要還是要看劉欣欣小姐的人氣號召力,對此你有何看法?”一個老男人記者,略微有些戲謔的問了個很刁鑽的問題。
這番話一出,周圍瞬間有些冷場。
這個話題網上當然有人正在議論,很顯然,這部作品是良心之作也好,打破成本記錄也好,但所有的一切,都敵不過“劉欣欣擔任出品人、主演”這個噱頭來的有吸引力。
隨之而來的,便會讓一些不懷好意的人,發出一種論調,認為這大美人對自己的人氣號召力,太過盲目自信了。
有人更是髮長文分析說,劉欣欣目前在國內確實人氣如日中天,但這並不意味著她的恐怖人氣,最終能夠實現票房大量轉換。
以目前國內的觀影生態環境,買票進影院看電影,依舊不是主流,很多人更情願在網上或者透過cd看盜版,原因自然更高額的票價有關,那幾十幾百元錢,對於白領以上的人,肯定不在話下,但對於打工者而言,實在有點奢侈。
而且,因為國內院線發展較晚,上了年紀的人,就算腰包充裕,也是沒有進影院看片的習慣。
這是國內影視生態環境不得不面對的嚴峻問題,正是基於這種可觀因素,那些磚家才得出了國產大製作必死的結論。
這也是劉欣欣坐擁恐怖人氣基礎上,卻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
原本這個問題會是被拿來刁難劉欣欣,找報道賣點的,但被那個記者拋給楊迪,可謂是一石二鳥。
如果楊迪回應是,那就是唱衰劉欣欣的魅力,不僅現場尷尬,而且過後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