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意識,我們人類,作為這顆星球上的萬物之靈,應該是世界上責任心最強的生靈。當一個人對親人、對集體、對社會、對國家乃至整個人類喪失了應盡的責任的時候,他大概也就喪失了做人的資格!
我們生存在這個社會尖,可以淡化**,淡化利益。淡化矛盾,甚至還可以淡化享受。淡化苦難,但我們絕對不可以淡化責任!
責任,就是對自我“角色,的認知,面對父母,我們要負責贍養的責任;面對配偶,我們要負起關愛的責任;面對子女,我們要負責撫育的責任;面對工作。我們要負起忠於職實的責任;面對不平,我們要負起仗義執言的責任;面對歹徒,我們要負起見義勇為的責任;面對入侵,我們要負起保家衛國的責任,,
隨著時光流淅。角色變換;責任的內容也在不斷的變化。但無論怎麼變,責任總是擺脫不掉的。要做好一個人,就得時時刻刻,一舉一動都能意識到自己的責任。責任心的強弱,也體現著一種人生的態度。缺乏責任心,就會得過且過,芶且偷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那是在玩世不恭,只能使自己走向消極墮落只有負責任地活著,才是積極的人生,有意義的人生,有價值的人生!
承擔責任就要付出代價。我們從呱呱落地的那天起。便註定了我們要負重前行,我們所揹負的許許多多的責任其實就是我們活著的實實在在的內容,也是無法讓我們輕鬆的心靈重負。履行自己的責任,必然需要付出艱辛,有時甚至會讓我們深覺身心勞累不堪負重。
如果有人說盡責任是一種甜蜜,在責任裡我們盛到幸福,那麼,只能說他僅僅感受到了責任的意義,尚沒理解責任的沉重。
因為肩負責任如果是一個輕飄飄的過程,那麼責任就沒有了質地的嚴肅和崇高。
記得讀諸葛亮的《出師表》,裡面這樣寫過:,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滬,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驁鈍,做聯葉兇,興復漢幹舊臣所以報井帝,而忠陛;州冊分!
這就是責任。以諸葛亮那樣經國大略之才,面對責任尚是“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而我等平庸之輩,敢說責任輕於鴻毛?
責任之重,與生命等同,在讀古籍時,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例子,為了江山社稷,為了朝政要舉,某個大臣明知“如此說來”定會遭遇殺身之禍,但“位卑豈敢忘憂國,?他們先將家眷後事託付完畢,再來捨命求鐮。這是什麼?這就是責任。
明朝有個叫劉大夏的人,《明史》稱其“磊落光明,網方蛟亮,有古大臣節概”明孝宗時,他官至兵部尚書,他有一句名言,對責任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論及得相當深刻:“人生蓋棺論定。一日未嘗死,即一日憂責未已。我覺得這句話非常正確,只要活著,就逃脫不了責。
劉大夏的用詞很有意味,他在“責。字前面加了個。“憂。字,古文中的“憂”多有擔心,憂愁,辛勞之意,這句話裡卻以“憂責。並列,極言責任在心吳層面的狀態,或者說,責任就意味著擔心、憂慮和辛勞,是一個極其沉重的踐行過程。
有一個成語叫“責無旁貸”說的就是自己應盡的責任,不能推給別人。也就是說。責任就意味著“鐵肩擔道義”苦樂任由天。一旦領責,別無選擇。所有的迴避、躲藏、搪塞、拖延、置若罔聞、馬馬虎虎、麻木不仁、無情無義,都是對責任的褻讀!
中國傳統價值觀講忠孝,講仁、義、禮、智、信,其實,這都是在講責任。
責任的內涵太深。責任的外延太廣,面對責任,我不敢視若蟬翼,輕如舉塵,所以。之前乾爹問我將來想做什麼,我說我還沒想好,因為,我知道,選擇。就是選擇責任!我需要透過這四隻大學生涯,來確定。我將來究竟需要承擔的責任是什麼。”
李國棟一直都在默然地聽著高展的論述,他沒想到自己這個乾兒子,居然對責任二字。有著如此深的認識,他才多大?記憶中好像網滿二十歲,難怪他當初能毫不猶豫義無反顧地替明哲去擋那一槍,一個能把兄弟之義當成責任來看待的人,是可以值得信賴託付的。
看來,對於這位乾兒子,自己瞭解得還很不夠啊!
充滿著書香氣息的書房裡。氛圍相當的輕鬆融洽。
高展充份地運有寫手的廣闊知識面,跟李國棟侃侃而談,碰到觀念不同的問題,父子倆都會據理力爭,毫不退讓。
要說詭辯,寫手比誰都能瞎掰,而且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跟你引經據典進行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