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一招落敗,便依約跟他來到此地,必須等他死後,我才可以離開此地。
起初,我憤恨不平,可是,長期下來居然兇性漸消,明性漸啟,如今,他雖然已死,我卻不打算離去了。”
“為什麼呢?”
“和尚當年找我較技,一來為了消弭殺戮,二來為了搏殺犀蛟,這份慈悲心懷,我豈能無動於衷呢?他為了殺蛟及成全你,不惜效法釋迦牟尼佛以身喂虎之事蹟,這就是號一句話之真諦。”
“聖僧實在偉大!”
“不錯!第二句話乃是衝著你而寫,因為,你身負一段血仇,他不希望你繼續製造仇殺。”
“我有一段血仇?”
神君道何∶“不錯!”立即敘述朱慕竹墜潭之經過。
喬武悲呼一聲∶“娘!”立即簌簌掉淚。
“令堂必然身負血仇,否則不會死後七孔溢血,所幸他留下你之姓名及銀川朱,我看你可能與銀川朱家有淵源。為了遵照和尚的心意及完成令堂的遺志,我會好好的安排,你就按照我的吩咐行事,叩頭起身。”
“是!”
喬武恭敬的叩了三個響頭才起身。
神君帶他走到洞口之後,朝北側一指,道∶“你還記得那兒有一個佛字吧?”
“記得,那字是你教我認識的第一個字。”
“令堂就葬在該處。”
他喚聲娘,立即朝北跪下。
神君忖道∶“好豐富的感情呀!難怪和尚說他身負情劫,我可要好好的開導他一番哩!”
“喬武,你瞧見那幾根白骨吧?那就是令堂的遺骨,所幸沒被潭水沖走,你瞧清楚啦?”
說著,右掌向北側上方一招及一揮,一塊青苔立即飛落在一塊枯骨前面。
“神君,請授我此技,供我盡一份孝道。”
“行,我正有此意,起來吧!”
說著,立即仔細的解說口訣及心法。
喬武自從滿月起便被和尚易筋伐髓,智珠已開,如今功力又達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之境界,一顆腦袋可說有夠靈光了。
沒多久,他便輕輕頷首及招手揮手了。
“叭!”一聲,一大塊青苔已經落在白骨前。
“嘿嘿!行啦!不過,力道太疾猛,有欠純熟,聽著。”
他繼續解說及示範著。
喬武又試驗三次之後,便熟練極了!
“據和尚說此苔極似上古‘龍苔’,有蛟龍潛伏之處,必有此苔,他是發現此苔,才進入潭中發現犀蛟的。此苔不但可以止飢而且健體補氣,咱們三人已經靠它維生多年,此次被潭水捲去甚多,實在可惜。”
喬武邊吸揮青苔邊道∶“神君,它會不會再生呀?”
“不一定,因為犀蛟已死,喬武,你在運功之際,若欲出聲或分神,別忘了多施展一成功力,以免影響效果。”
“是,神君此言有理,我方才覺得有些不順手哩!”
“嘿嘿!這是因為你的功力已經精純,若換了尋常高手,只要一出聲,氣一洩,功力必然打對摺哩!”
“真的呀?”
“不錯!我會伺機再進一步指點你的,你在葬妥令堂之後,就在潭中靜坐,我必須出去替你買些東西!”
“是,多謝神君。”
神君嘿嘿一笑,立即射向南側洞口。
他入洞之後,朝石床下方地面一挖,立即取出一個 跡斑斑的鐵盒,盒蓋一掀,洞中立即一亮。
“嘿嘿!想不到我尚能用到這對明珠!”
他拂去鐵 ,將鐵 朝懷中一放,立即自洞口掠入潭面。
別看他的右小腿已失,他藉著右掌揮拂,左腿仍然縱躍如飛,剎那間便已經消失於東方峭壁之下。
喬武心中一動,立即掠向東方。
剎那間,他已經停在東側崖壁,只見神君正踏著壁上的凸石下躍,遠處則是一條夾岸荒谷。
谷中樹倒枝折,亂石光禿,應是被昨天的潭水洪流整容之故,喬武一直望著神君消失於荒谷遠處,他才掠回潭面。
他的雙膝一盤,立即浮出潭面靜坐。
���*�����������*�����������*
黃昏時分,神君回來了!
他已經換上一套灰色綢衫,手中提著一個大包袱,欣然掠上崖,喬武立即起身道∶“神君,你回來啦?”
“不錯,回洞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