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因為新電檢草案問題而促成。由影片行商黎筱娉、馬逢國等創辦。是香港電影界第一個依行業分別而成立地民間電影社團。會員主要為香港地中外電影行商。)加入主辦。香港電影導演會(1988年成立。會長為吳思遠。大部份香港電影導演均加入此協會。故屬於各電影專業人員協會地龍頭社團)協辦。評審方法亦有所變革。由影評人聯合導演及專業代表提名出入圍者。然後由導演及專業代表評審出得獎人。交由會計師樓核算後於頒獎典禮上揭曉得獎名單以示公允。至此。香港電影金像獎終於成為一個讓香港電影界普遍認同地電影獎項。
“香港電影金像獎”從第二屆起。每年所設獎項略有增加。由第十七屆開始。所設獎項有: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新演員、最佳攝影、最佳剪接、最佳美術指導、最佳服裝造型設計、最佳動作指導、最
電影音樂、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及最佳原創電影音響效T)定獎項。
“香港國際電影節”是香港政府市政局主辦之觀摩性國際電影節。為國際電影製作協會聯盟所認許。亦是亞洲地區展出規模最大地非競賽性影展。
“香港國際電影節”成立於一九七七年,到今年正好十七屆。此電影節每年於四月份復活節假期前後舉辦,每次為期半個月左右。期間分國際電影、亞洲電影、和香港電影回顧、等三個部份,共展出世界各國電影兩百多部。其中,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