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指婚,眼下他和吟霜也不會如此痛苦,近在咫尺卻猶如遠隔天涯,說不定早就可以廝守在一起。
“好了,額駙喜歡就直說,何必做這個樣子給我看呢?額駙說的話我可都記著呢。”那是上一次她撞見皓禎和白吟霜的事情,她未曾追究,皓禎卻主動來找她,在她面前撂了話,直說他對白吟霜有好感,夫尊於妻、高於妻是他們相處之道,倘若她不答允將來將白吟霜收房,就不要談什麼夫妻恩愛、天長地久。
皓禎如此自視甚高,以夫妻之名來壓君臣之道,以夫妻恩愛為條件來逼迫她答應納妾,蘭馨當面不言,心裡卻徹底厭惡了皓禎。她活了兩輩子,兩次人生她都是高高在上的公主,從來只有她讓別人吃虧,哪容得旁人踩在她的頭上?難道皓禎還覺得他是她的丈夫就要她對他伏低做小嗎?笑話!
一個丫鬟本不能讓蘭馨放在眼裡,加之剛嫁入王府不久,她也不想生事讓皇阿瑪不滿,有意把這事兒輕輕地放過去,可皓禎的態度卻激怒了她,反而留了個心眼,私底下叫人去查這白吟霜的底細。
這一查讓蘭馨怒不可遏。
白吟霜是皓禎的心腹太監小寇子接進府裡來的,對外聲稱是他嬸婆的乾女兒,因為父母雙亡,身世可憐,才託了小寇子的關係進府,一進府,就引得皓禎在福晉面前大吵大鬧,若說其中沒有貓膩,蘭馨是絕不會信的。不過是兩個丫鬟,進府就進府吧,福晉卻讓身邊最信任的秦嬤嬤專門帶著白吟霜和香綺去書房見了碩王。
對蘭馨來說,這些都沒什麼,真正惹到她的是白吟霜進府的時間,就在她成婚後九天,也正是她和皓禎圓房後的第二天。
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呢?皓禎的演技如此拙劣,她掀開蓋頭就看見了他滿臉的不情願,又是一連五日裝作喝得酩酊大醉,第六天終於來了,卻在身上藏著一條手帕,她要看還不肯,發了瘋似的逃走,福晉還信口胡謅說那是她受傷包紮的手帕,皓禎放在身上是他的一片孝心,真當她傻嗎?
她被皓禎和福晉做了一次交易,白吟霜和皓禎只怕在她準備嫁入王府的時候就勾搭成雙了,而皓禎和她圓房成了白吟霜進入王府的條件。
噁心!大不敬!
若是在前世,蘭馨定叫人閹了皓禎。可惜在這個所謂的大清,女子的地位如此之低,她所能依仗的也只是身為公主的身份,想像上一世一樣肆意幾乎不可能,蘭馨只能徐徐圖之。
而現在,對付皓禎,她已有了把握,這一個月裡,她在王府可沒少下功夫。當然這個計劃裡,還有給她添堵的福晉,蘭馨看向倩柔:“福晉,明天就讓白吟霜到我房裡當差吧。”
倩柔拿不準蘭馨到底想做什麼,畢竟蘭公主一直以來在眾位公主之中獨佔鰲頭,當今聖上是位仁君,而公主也未有飛揚跋扈之類的名聲傳出。成婚一個月,除了這一次,蘭公主對她和王爺也不失禮數,甚至上次撞見皓禎和吟霜一事也不放在心上。虐待白吟霜或是真如公主所說,都有可能。
然而看著一臉激動的白吟霜,倩柔只能情真意切地叮囑著:“吟霜,公主的話你也聽到了,公主這樣抬舉你,是你的福氣。你在公主房裡要好好當差,盡心伺候,不要誤了公主的一番好意。”
皓禎和白吟霜的事情叫她心驚,然而皓禎對白吟霜迷戀到不可理喻的地步,甚至自己也莫名其妙地被白吟霜收服,倩柔只能寄希望於白吟霜對皓禎的情意並非做戲,她能打動公主,得公主歡心,免得因為她而讓皓禎和公主心生矛盾,將尚公主的喜事變成禍事。
一直奢望的事情有了希望,白吟霜飛快地跪倒在地,感激地、誠摯地說道:“奴才謝公主恩典。”
皓禎仍然憤怒地看著蘭馨,然後恨恨地一甩頭。在他眼裡,吟霜是最美好的梅花仙子,是他唯一的妻子,怎麼能對人自稱奴才呢?可形式所迫,吟霜一直希望能夠報恩,不因她而生出事端,甚至為此委曲求全當一個丫鬟,甚至去伺候公主,他又怎麼能反對呢?
“謝我什麼?你該謝額駙才對。”蘭馨語笑嫣然,和福晉告辭之後便扶著崔嬤嬤的手,帶著一串宮女太監身姿搖曳地離開了。
作者有話要說: 電視劇同人,說一下和本文有關的電視劇和原著的不同:
小說裡的順序是皓禎認識了白吟霜,但還只是相互有一點好感——指婚——白父死了,皓禎包養白吟霜,滾床單——三月十五成婚,皓禎五天沒有和公主圓房——皓禎求助福晉,福晉去找白吟霜想讓她離開結果接進了府裡——皓禎和公主圓房——大約是七月,公主發現了白吟霜,要走並虐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