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石瓦寨之後,立刻有人將情報回稟後方的偵騎官。
得知這些人,沒往蘭州方向逃,偵騎官雖然搞不明白裡面到底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卻也清楚。單憑他們的能力,救不出被關押起石瓦寨的拓跋玉。
若是再不搶到蘭州城大軍前,把這位拓跋族的公子救出來,他們就真的麻煩大了。很快寫了一封諜報,讓身邊的偵騎。迅速的傳遞到黃河那邊去。
讓那位負責接應情報的千騎將,趕緊帶人過來攻打石瓦寨。只要在宋朝步兵反應過來前,將石瓦寨攻下那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至於蘭州城到時也許會派出騎兵入境過來阻擊,在偵騎官看來。就憑通遠軍的兩支千人騎兵隊,只怕也不敢全部出城。
既然對方不敢全部出城,派遣一支千人騎兵隊,就別想在他們身上討到好處。至於步兵來援的話,至少也需要近二天一夜的時間。這意味著,時間對他們非常關鍵。
一邊快速蒐集遊蕩在外的偵騎集結時,有些被趙孝錫嚇破膽的偵騎官,也很小心放心地交。那支接應大軍的到來,他就不信有一支千人騎兵隊,也收拾不了幾個宋朝邊軍騎兵。
在雙方都開始緊鑼密鼓準備大戰時,打獵至此的三支騎兵隊,也順利進入了石瓦寨。這樣一來,趙孝錫手下的騎兵隊,組建一支百人隊似乎沒多大問題。
而這一幕,同樣被四處遊蕩的偵騎哨,給看了個正著。對於這三支二十人左右的騎兵進入石瓦寨,在帶隊的偵騎官看來,這點人也翻不起大浪來。
當帶著他手寫諜報,渡過黃河將緊急戰報送抵,那支千人騎兵大營時。本就有些按捺不住的西夏千人將,一看頭領的兒子被查,那會管什麼軍不軍紀。
連請示的命令都省了,直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