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姑臧,改稱三河王,不久即大涼王位,史稱後涼。在位13年(386…399)病逝,傳位於子呂紹。403年(東晉元興二年),後涼為後秦所滅。
呂光的先人呂文和在漢文帝初期,由沛縣避難到略陽。呂家世為貴族。呂光父親呂婆樓,曾撫佐符堅登位,立有大功,後官至太尉。呂光出生在枋頭(今河南浚縣西南),傳說他出生時“夜有神光之異”(《晉書·呂光載記》),所以取名為光。
呂光十歲那年,在和夥伴一起玩耍時,便研究戰陣之法,被眾人推為首領,令眾夥伴歎服。呂光不好讀書,卻喜歡鷹馬。*後,呂光“身長八尺四寸,目重瞳子,左肘有肉印。沉毅凝重,寬簡有大量,喜怒不形於色”(《晉書·呂光載記》)。時人莫能識遇,唯王猛對其非常詫異,說:“此非常人”(《晉書·呂光載記》)。後呂光“言之苻堅,舉賢良,除美陽令,夷夏愛服”(《晉書·呂光載記》)。被升為鷹揚將軍。
357年(昇平元年)
六月,苻堅殺堂兄苻生而繼位,自稱天王。七月,大將軍、冀州牧張平乘內亂之機反叛,投降東晉,被擢為幷州刺史。九月,張平依恃故有力量,先後佔據新興(今山西忻縣)、雁門(今山西代縣)、上郡(今陝西榆林東南)等地,營寨300餘所,10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