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部分(1 / 4)

小說:春茂侯門 作者:白寒

卓昭節歪著頭想了想,道:“這麼說來,十四姑今兒個過來是為了提李延景?可真奇怪,到底是什麼呢?明兒得叮囑去打探的人機靈點。”

寧搖碧撫著下頷半晌,到底也沒能想出什麼,只道:“以此人的八面玲瓏,到秣陵後沒有登門拜訪外祖父而是住到了太守府,已經不大對勁了,依我看明兒也不必派人打探,索性直接謅個理由把人帶進府來問問罷。”

“可會是陷阱?”卓昭節一聽說要把李延景直接帶過來話,卻又警覺了起來。

寧搖碧微哂道:“祖母還在呢!”

這倒也是,卓昭節遂決定天一亮就打發人去把李延景帶過來。這麼說完了,再說了幾句閒話,卓昭節正待到廂房去安置,才走了一步猛然又想起一事,道:“十四姑今兒來說的話裡怕還有個意思!”

第六十二章 琵琶

寧搖碧道:“嗯?”

“常嬤嬤說,十四姑的祖母周太妃與咱們祖母一樣,也是嗜好收藏琵琶的。所以先帝在時,賜了周太妃好幾面極好的琵琶。”卓昭節轉過身來,坐回榻上,正色道,“常嬤嬤還說,別說十四姑不仔細摔了一面琵琶了,就是摔上十幾二十面,周太妃也未必拿不出再多一面來!”

之前常嬤嬤這麼說了,又跟著解釋唐若縹是為了示好而來。卓昭節也就沒多想,但現下細細一思索,恐怕這裡頭的意思未必這麼簡單。

寧搖碧說唐若縹此人心計深沉,四年前可把寧搖碧都坑得不輕。這麼個人要示好哪兒會如此明顯和突兀?所以她登門的用意不可輕忽。

李延景那兒的疑惑是一個,琵琶這裡恐怕也還是一處——唐若縹這回過來一共提了兩個人,一個是謝盈脈,一個是李延景,這兩個人的交集卻是博雅齋。

以制琵琶出名的博雅齋。

唐若縹還親自彈過謝盈脈所贈的新婚賀禮的琵琶……

那時候卓昭節不知道周太妃那兒好琵琶多的是,只當唐若縹是當真想找謝盈脈做面新琵琶。畢竟就她來看謝盈脈做琵琶的技藝的確不差的。

可論到對琵琶的瞭解,卓昭節如何能與祖母藏有先帝所賜予的數十面內藏琵琶的唐若縹相比?卓昭節可是沒見過幾面好琵琶的人,眼力自然要差了許多。

所以現在來想唐若縹之前的那番話——

“我想這制琵琶的手藝,到底上些年紀的人可靠些。”

怎麼聽都像是話裡有話!

謝盈脈是個麻利能幹的人,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再麻利能幹,手藝活兒總不是朝夕可成的。算一算她學做琵琶的辰光,至今滿打滿算也不過四年,這麼點兒辰光,尋常的學徒跟在師傅跟前被耳提面命的教授都未必夠出師呢。

更何況博雅齋的老東家把技藝一傳就回了老家去的?

謝盈脈或許做的琵琶還不錯,照定成郡主所言,是尖堂鬆脆爆具備,是好琵琶的坯子,但要說壓倒了先帝秘藏於內庫、賞賜給他晚年最心愛的周太妃的那些個前朝大家名匠所制的琵琶……卻彷彿有點過了。

唐若縹這麼委婉曲折的行事,當然不會是為了故意恭維一番謝盈脈……

那麼……

卓昭節正色的問,“你還記得四年前,咱們在博雅齋裡見過一面,那會你是為了到博雅齋裡求一面琵琶去的?”

寧搖碧點一點頭:“本是為了給祖母尋的,卻不巧去晚了一步。”

“這事兒我卻曉得。李延景據說好幾年前在博雅齋那兒訂了一面琵琶,那年去秣陵正是親自去取來著。”卓昭節若有所思道,“那博雅齋的老東家好像是專門等他去了這才把鋪子轉給了謝阿姐,帶著晚輩回老家去——遂將那制琵琶的技藝也傳了謝家阿姐。”

“這倒是奇怪了,這樣的手藝活,素來講究傳男不傳女,就是自己親生骨肉也未必個個都能學的,怎麼那博雅齋的老東家這樣爽快的教給了謝氏?”寧搖碧一挑眉,道,“博雅齋這名號,早幾十年前在長安算不得一等一的琵琶鋪子,也算是頗有名氣了,否則李延景怎會特意與他們訂做琵琶?”

卓昭節道:“鋪子轉了不奇怪,手藝也一起傳了下來。我倒覺得,這事兒上,怕是謝阿姐被算計了。”

“自是被算計了。”寧搖碧頷首,道,“手藝一傳——任誰想到的就是,要麼謝氏一直就是老東家的徒弟,要麼,就是老東家膝下沒了後人,為了不叫祖上手藝失傳,這才不拘一格。”

“可博雅齋在謝阿姐手裡近四年,幾個月前才轉手,到底也沒見惹來什麼麻煩?”卓昭節沉吟著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