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兒不敢說話,還裝出一副是那個女孩表姐的樣子。
元七見她這樣配合就放心了,便又問蜻蜒師太道:“師太,您這一生雲遊天下去過不少寺廟吧?見過不少奇人吧?您能給我們講點嗎?”
師太又唸了句“阿彌陀佛”後道:“是啊!天下之大不是一屋之頂,三千世界之浩不是一球之形,世界所有的一切事物都是個緣字,老尼之所以出家以及雲遊四海亦都是個緣字。今天咱們又坐在這兒了還是個緣字,你們想聽聽天下的佛道之精華,老尼就順這個緣給你們講講吧。
在中國凡各山無不有寺廟道觀,故俗語道:“天下名山僧佔多”。道教不談,在這兒專講佛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公元前6-5世紀,由古印度國迦羅比羅衛國,就是現在的尼泊爾境內的淨飯王的兒子“悉達多·喬答摩”所創的,他後來被尊稱為釋迦牟尼,《金剛經》就是他講的佛法。佛教的基本教義是“四諦、八正道、十二姻緣”等,宣揚世界虛幻不實,人生充滿痛苦,苦難是由前生“造惡因”與今生的“惹”“業”所致,要擺脫苦難,只有依靠經、律、論三藏,利用修道消除煩惱之因,改變世俗**和認識,超脫生死輪迴,達到“寂滅為樂”的涅槃境界。
在公元紀元前後的西漢時期,佛教開始由印度傳入中國,經魏晉南北朝至隋唐進入鼎盛時期,並形成各個宗派。現在中國佛教形成三大系:①漢地佛教、②藏傳佛教、③雲南地區上座部佛教。佛教如此鼎盛,故在中國的城市鄉村遍佈著各種寺院、宮觀、廟宇,這些建築與宗教民間信印關樂密切。
而“佛”就是“佛陀”的簡稱,佛是覺者和知者的意思,“菩薩”是“菩提薩”的略稱,是覺有情道心眾生之意,“羅漢”是“阿羅漢”的略稱,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
“三世佛”分豎三世佛和橫三世佛,豎三世佛:一般寺院中塑燃燈佛為過去佛也有塑迦葉諸佛的,而釋迦牟尼佛是現在佛,彌勒佛為未來佛。橫三世佛:指東方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和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
另外還有東方三聖、西方三聖、二十諸天、四大天王、四大菩薩、六觀音、三十二應身,十殿閻王、關公、韋馬大、布袋和尚、濟公、天妃等,還有五十三叄、五家七宗、六字真言、三藏、具、戒、水陸法會等許多與佛教有關的緣人物事,從中你們可以感受到佛法的無邊。
至於天下的名剎呢?
你們聽老尼一一道來:首先是號稱天下第一名剎的河南少林寺,它建在北魏太和19年,千年以來少林寺歷經磨難,但現在仍然名揚天下,少林寺除功夫冠天下外,它的佛法亦是佛教精華是禪宗的發源地。
其次就是坐落在洛陽的我國最早的佛寺白馬寺了,它建於1900年多年前的東漢初年,是漢明帝劉莊下令建的,白馬寺之所以稱白馬寺,是為了紀念以白馬馱經像從天竺來的僧人,當時的傳教僧人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向漢明帝呈獻了釋迦牟尼佛像和《四十二章經》。
之後是坐落在北京城東北雍和宮大街東側的,我國最著名的喇嘛廟之一雍和宮,它建於康熙33年,原是雍正皇帝當親王時的府邸。
下來的就是在山西五臺縣的五臺山了,五臺山上的寺院有許多,其中以佛光寺和南禪寺尤為著名,如佛光寺是建在北魏孝之帝時期。
而在浙江杭州西湖之西,亦有一座天下聞名的寺院,它就是西湖靈隱寺,它建立於晉咸和元年,著名的濟公大師就是在靈隱寺修成正果的。
至於在北京還有一座最早的寺院它叫潭柘寺,位於北京西山潭柘的山腰,它建於晉代,是我國最早的佛教大寺院之一。
當唐玄宗登基後就以“開元”為年號,故以“開元”為名的寺院當時遍及天下,而在著名的僑鄉泉州有一座寺院它叫開元寺,亦是天下名剎,它建於武則天重拱2年。
再下面所論的就是我們I省J市的佛教華嚴宗的重要寺廟之一華嚴寺,它坐落在J市西南,華嚴寺建在遼代以前。
西藏也有一座天下名剎在拉薩市中心,它叫大昭寺,是西藏名寺之一,是漢藏兩族文化藝術的結晶,寺院建於7世紀40年代,是松贊干布為紀念文成公主進藏而建。
最後一座天下名剎則是漸江寧波市之東海中心的普濟禪寺了,在普濟禪寺的天王殿有一副楹聯你們應聽說過吧,即: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世界可笑之人。正中供奉的正是大肚彌勒佛。
阿彌陀佛,兩位施主,老尼所說的天下名剎就點到此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