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3 / 4)

小說:亂明 作者:懷疑一切

。曹化淳素來與錢謙益和瞿式耜親厚,對於瞿式耜的這點請求,自然不在話下。

一群人琢磨崇禎皇帝,其效果豈是崇禎一人琢磨群臣可比?自古以來,經驗老道絕頂聰明的唐宗宋祖都不免著了臣子的道,更何況是青嫩的崇禎?

按照林純鴻和張道涵討論的結果就是:為人主者,當握住財權、人事權,然後把精力放在完善制度上即可。事事都管,事事都管不好,崇禎皇帝就是最好的例證!成天坐在紫禁城,對外界的瞭解能超過群臣?

哎,可憐的崇禎皇帝,又是一個不眠之夜!

此夜,不眠的人還有溫體仁!

溫體仁,字長卿,浙江烏程人。此時,溫體仁正端坐於書房中,在那裡寫寫畫畫。寫了幾個字,提起毛筆,眉頭微皺,陷入沉思。

紙上赫然寫著:

“結黨!”

“貪鄙!”

……

沉思片刻,溫體仁拿起這張紙,放在燈下仔細檢視,嘴角不由得露出一絲笑容。

崇禎帝最忌諱的兩件事情便是結黨和貪鄙,溫體仁入閣多年,深悉此道。周延儒力圖引東林黨和復社為援,在崇禎四年的會試中,悍然違背常規,擔任主考官,將吳偉業和張縛分別列為狀元和進士及第。本來按照常規,會試主考官由內閣次輔擔任,周延儒這麼做,就相當於在溫體仁飯碗裡搶食,兩人的矛盾一下子激化,沒有絲毫調解的可能。溫體仁當然不會坐視,抓住周延儒結黨的嫌疑,指使黨羽大造輿論,揭露會試隱情。沒想到周延儒也算老奸巨猾,搶先將吳偉業的答卷呈送給崇禎,崇禎對吳偉業的考卷大為滿意,大筆一揮,考語為“正大博雅,足式詭靡”,方才使周延儒逃過此劫。

“嘿,想引人為援?得看看紫禁城答不答應!”溫體仁想到此節,雙眼不由得眯起來。周延儒雖說逃過此劫,但結黨的嫌疑最終留了下來,成了一枚定時炸彈。

崇禎帝最恨臣子貪鄙,溫體仁就以清廉的形象示人,將絡繹不絕的禮物全部拒之門外,京師里人人皆知,就連崇禎帝也一清二楚,大為讚賞。溫體仁知道自己的政敵繁多,稍稍有點過錯,就會被對手抓住不放,現實逼得他不得不清廉。清廉不僅保護了自己,也是射向政敵的利箭。當初,吏部尚書王永光對周延儒言聽計從,被溫體仁抓住證據,指使黨羽彈劾他賣官鬻爵,崇禎帝大怒,將王永光革職,史部尚書由自己的老鄉閔洪學代替。自那以後,吏部就成了自己的禁臠!

溫體仁想起這些往事,臉上露出得意的神色。這兩下堪稱傑作啊,更何況周延儒的痛處不停地暴露出來,就如孔雀開屏之後,露出醜陋的屁股一樣。

“想保孫元化?賣個人情給東林黨?沒門!”孫元化已經棄市,周延儒和徐光啟大半年的努力終於白費。登萊巡撫的隕落猶如敲響了周延儒的喪鐘,讓周延儒整日忙於救火,無暇關注溫體仁這個近在咫尺的威脅。

溫體仁想了想,在硯臺舔了舔墨水,低頭又在紙上寫了幾個字:

“剛愎!”

“自大!”

“性急!”

“多疑!”

……

寫完這幾個字,溫體仁臉上的笑容立即消失,這樣的君主難以隨侍!

哎,也就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又很少出紫禁城,其見識其執政能力出色才叫有鬼了!不過崇禎帝執政能力出色,非這幫臣子之福,臣子理想中的帝王應該是垂拱而治。這崇禎帝不僅缺乏手腕,遇事只是一味的心急,整個朝廷亂成一鍋粥。

不過,溫體仁自信能夠抓住崇禎的弱點,打擊政敵,滿足自己的夙願。

“同樣是年輕人,歷練過就不一般……”溫體仁想起內閣這些天的幾個票擬,林純鴻進入了他的腦海。對於瞿式耜和馮元飈的小動作,他洞若觀火,但他不準備採取什麼動作。東林黨在崇禎的心目中已經成了過街老鼠,對付他們就如捏死一隻毛毛蟲一般容易。

而且東林黨還不吸取教訓,依然在走他們那條結黨的死路,更是幻想掌握軍權擴大自己的勢力。溫體仁對東林黨的這個做法呲之以鼻,內心極為鄙視。

溫體仁注視著紙上寫的幾個字,忍不住拿起毛筆在“自大”上圈了一個圈。崇禎帝向來自大,更容不得臣子指出他的過錯,即便有錯,也是諉過於下。當年的楊鶴便是明證,楊鶴主撫,秉承著崇禎帝的指示,失敗後,便成了崇禎帝的替罪羊。

“嗯,不錯,這點正好用來對付周閣老……周閣老,居然還敢說‘伏羲上人’,置吾皇於何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