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國用兵頗為老道,當不會攻打背孜口……”
張獻忠鎖緊眉頭,一邊想著,一邊對著劉文秀說道:“汝州和背孜口之間,一馬平川,正適合騎兵馳騁,李定國也不會傻到從汝州和背孜口之間鑽過來……”
頓了頓,張獻忠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來,一拳砸在了案臺上,斷然道:“以李定國之能,十有**會鑽入伏牛山區,借山川險隘阻截身後的追兵,然後翻越伏牛山,透過欒川與我們匯合!”
張獻忠的冷靜和縝密感染了劉文秀,劉文秀鬆開了雙臂,拜伏在地上,鏗鏘道:“父親,兒子願率軍至欒川接應李定國!”
張獻忠正待答應,忽然孫可望帳外求見。張獻忠緊鎖的眉頭略略舒展了點,立即令人將孫可望帶進來。
當孫可望聽了張獻忠的打算後,急忙勸諫道:“父親,此事還請三思。荊州軍距離我們不過百里,旦夕可追至,黃得功見我軍敗退,也緊追不捨,此處停留等待李定國匯合,危險至極啊!一旦白桿兵、黃得功和荊州軍合圍,我們死無葬身之地!”
孫可望的話猛然驚醒了張獻忠,他暗自痛罵自己:救李定國事小,逃出河南事大,自己怎麼一時心急,就因小失大,忘了這茬呢?
順帶著,張獻忠對劉文秀也相當不滿,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