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底,不離不棄。”
作者有話要說: 好友茗塵曾經問我,因何將赫赫寫得近乎懦弱?我回復:受身份,歷史時代教育,以及情感所限。看文的朋友記得他的另一個諢號:嘲風狐狸。(*^__^*) 嘻嘻……
☆、4…瑯侯忍別藍橋信,金石封諾守黃圖
4…瑯侯忍別藍橋信,金石封諾守黃圖
榮辱興衰幻如真,經年輾轉俱歸塵。騰空衝破凌雲夢,殘念任予後來人——《破樊籠》
古文有載曰:出東土千里之外有………丹穴山,尚有瑞禽,名:鳳凰。世人道:鳳出君子之國,翱翔於四海之外。過崑崙,引砥柱,濯羽弱水,暮宿風穴,見則天下大安寧。
又曰:鳳凰有象。戴德、負仁、抱忠、挾義,履正,曳武。小音金,大音鼓。延頸、奮翼、五彩備舉,鳴動八風,氣應時雨。食有質,飲有儀。往即文始,來即嘉成。通天祉、應地靈,律五音、覽九德。
天下有道,得鳳象之一,則鳳過之。得鳳象之二,則鳳翔之,得鳳象之三,則鳳集之。得鳳象之四,則鳳春秋下之。得鳳象之五,則鳳沒身居之。
鳳駐,取竹實,飲醴泉,棲梧桐,舞於庭天下大治。感盛世而降,歷涅槃浮生。
承寧九年,當昊帝看到一則寫有‘鳳舞昭陽,天下一統’的字柬時,卻莫名緣故的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喝道:“妖人竟亂言妄議朝政!”遂下令將推卦老叟驅趕。字柬隨後被丟入火盆化作灰燼。
昊帝回頭與剛好默然相望過來的年輕人,相視一笑。事情就此化於無形。其時,二人心中都在猜測著字柬上的‘鳳’,所指的究竟是誰。
至少昊帝自己確信,‘鳳’指向的人絕非目前坐擁昭陽殿的沈卉。
與昊帝對望的年輕人正是陸昱。此刻攥在他手心的字條,已被其催動內力化作細屑,上面的字也因此無從為人驗看。
……
這一日,沈赫奉召前往御書房,呈送武舉錄取排名據錄。轉進抱廈遊廊,見守忠正吆喝這手下小內侍們,手不識閒的把御書房內,一些瓷器抱到殿外裝匣加封。
看到沈赫走近,守忠搶先兩步笑盈滿面:“沈大人您可來了。皇上正在殿內。咱家為您引路,快請進吧。”守忠覺察到沈赫在寒暄之際,兼顧著審視旁邊人等的動作,不等動問便隨之解釋:“尚器司今日進上一架‘百寶四扇屏’。倒不是新進的器物。這架屏風是早年聖上在遣邸時得的舊物。過年時,皇上忽然想起這物件,便起出來命尚器司仔細收拾了,今日特別吩咐擺在這北書房。”
說話間已移步來到御書房外間殿門,守忠向內傳報,裡間隨即響起歡欣的聲音:“沈卿快進來看看,對此物卿一定有印象。”
沈赫應聲挽禮入內。迎面看到的是一架百寶嵌功四聯扇屏風。每扇獨屏上,均有以彩飾嵌寶砌成的祥禽瑞獸。工藝精湛妙不可言。
“此屏風系當年朕行冠禮時,相王所贈。那是朕還是太子。真是光陰荏苒,二十年後再觀舊物,恍如相王剛剛將寶屏相贈,踏風出門一般。”
昊帝抬手輕輕撫摸著四扇屏中之一——那一扇嵌有和田玉雕成的飛舞鳳凰銜花圖案。和田美玉潔白無瑕,只鳳目、鳳尾、花瓣等處,採用鑲嵌或利用天然俏色,烘托出一隻凌空飛舞啄銜花枝的雪白鳳凰。
“當年相王對朕言道:銀麟望月,雪鳳銜薇,綵鸞楊風,錦雉踏雪;暗含寓意為,此四瑞安享風花雪月,則兆天下生平。朕近日偶得一夢,夢到字案上突顯——‘祥異備,天下寧’幾字,分明是相王生前筆墨。朕在想,許是先帝和相王,於冥冥中提示朕,祥瑞已降。要朕留意找尋。”
粗略看過報冊,昊帝已是喜形於色。回頭正要開言,見沈赫望著那架屏風若有所思“愛卿從中看出甚端倪?”
沈赫驚醒回神,知是無從避閃話題,便嫣然一笑:“微臣是覺得屏風上展現的圖畫有些特別。還理不出頭緒。請準臣細細想來再行回奏。”
昊帝聞答哂然斜了沈赫一眼“朕還不知你麼。待你理清頭緒回來,必定是搪塞一套無關痛癢的說辭。要你現下就說,不然可不放過你。講吧,卿姑妄言之,朕姑妄聽之。”
換成沈赫兩眼一翻無可奈何的就範:“罷,微臣權且一猜。”指定四扇屏‘雪鳳銜薇’“世間描繪鳳凰,多是鳳棲梧桐,戲牡丹,於是吉祥富貴。此畫上的鳳凰是雪白的,且喙中所銜是紫薇花。唐天寶年間,中書省被雅譽為‘紫微省’。可如此順下來便有不通,難道是暗示皇后可當國相之責?此節甚為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