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不必繳稅,所以要收回本錢,還需要兩年之後。不過就這八千多萬兩銀子,也是完爆了曾經的大明。一個佔地廣闊,佔盡了繁華地地段,然而最終稅收居然還沒有共和國這個窮鄉僻野之地的收入高,這是多麼值得諷刺的事情。
最值得讓人興奮的,是來自共和國科學院,以及來自火器局的兩個訊息。
科學院院士關刀,成功研究出了可以量產底火和無煙火藥的辦法,同時配合朱存媛研究出了黃色火藥。共和國自此拜託了彈藥不足的局面,士卒們可以放開的使用彈藥了。當然,lang費也不是什麼好事。
火器局老木頭表示,在立花宗茂的配合下,改良了散彈槍和步槍。最大的優勢就是,打出一發子彈之後,不需要再繼續上膛,槍內自然有機括,在發射之後利用反震力自動上膛,同時自動把用掉的彈殼退出來,只需要繼續扣動扳機便可繼續發射。也就是說,散彈槍和步槍已經幾乎接近可後世比較先進的步槍的標準。
在立花宗茂的創意下,利用這種機括甚至開發出了一種以連射為主要目的的槍支。輕型的可以連續射擊三十五發子彈,最重要的是重量比步槍要輕上一些。張弘斌給這種槍械命名為衝鋒槍,因為它非常適合用於衝鋒。
同時還研發出了一種射程相當於步槍,同樣以連發為主的槍械,一口氣可以連續射出一百發子彈,而且在一分鐘內進行,張弘斌命名為輕機槍。這種槍械,最適合的行進中的火力壓制。
當然,槍械的實物自然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