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官員領旨乘船從順天府天津港返還朝鮮,十三日起行。其中隨行的有禮部尚書的義女秦螢。秦尚書病逝之前,將其女秦箏許配給大理寺卿方修遠,其義女秦螢配以朝鮮副提調閔政浩為妻。
“方大人,請留步。”站在天津港口,閔政浩抱拳對已經是大理寺卿的方修遠說道。
方修遠舍了去以往的玩世不恭,已為人夫重臣的他早已不是當初閔政浩所見的那般。
“保重。”方修遠沉穩的說道,目送船隻起航漸漸遠行。
自此,今英等人的明國之行到此畫上了一個句號
正文 貴人
“閔大人,為什麼船上會有嬰孩啼哭之聲?”太醫院申益必同閔政好坐在船艙裡喝茶,突然聽見隔壁的船艙傳來嬰孩啼哭的聲音,還有女人哄逗嬰孩的聲音夾雜的其中。
“尚書大人臨終前把他的義女許配給我,這個想必你早就知道了。至於嬰孩……,嬰孩是……”閔政浩面露難色,似有難言之隱,其實是不知道怎麼對申益必解釋才好。
“哦,”申益必善接人意的開口接住閔政浩的話,道,“我知道了,想必尚書大人的義是新近喪夫,還帶著孩子,我說明朝的尚書大人能有這麼好心,平白把自己的義女送於大人做妻子。大人,說句實話,您不應該接受的。”
面對申益必的好心勸解,閔政浩看著他眼裡同情的目光,實在是不知道說什麼好,苦笑一下不做解釋,舉著茶杯對申益必道,“不說這個了,我們喝茶,喝茶。”
閔政浩的舉動看在申益必的眼裡就是掩飾,他看向閔政浩眼裡的同情更濃了,心想他們的副提調大人還真是可憐,這事回去一定要更幾個醫官好好的說說,要他們不要再觸及閔政浩的傷心處了。
這個結果是今英閔政浩也沒有想到的。隔壁的船艙內,今英哄拍著懷裡的嬰兒,煙羅在一旁看著不時幫忙哄上幾句。
“崔姑娘,要不我再去煮一點米湯。”煙羅看著今英懷裡王妃的孩子,小臉已經哭的通紅,小小的拳頭高高的舉著,想著這個孩子還這麼小就沒有了爹孃,現在又要離開故土,去外邦之地,煙羅心裡就一陣心疼。
“嬰兒腸胃比較虛弱,不能光吃米湯,這是我的疏忽。”今英也很無奈,孩子還這麼小,光吃米粥是不行的。但是她們才上船沒幾天,她和煙羅都是未婚女子,沒有奶水可以餵養他。“船就要到山海口了,等到了山海口,我請閔大人在岸上買一隻母羊,用羊奶來喂他吧。”
煙羅跪倒在今英面前,真誠的看著今英,說道,“謝謝你肯帶走王妃的孩子,把他當作自己的孩子,費心照顧他,從現在起你就是煙羅的第二個主子了,煙羅一定會盡心服侍好您和小主子。”
今英手上抱著孩子,不方便扶起煙羅,正在這個時候,閔政浩走進了船艙,見到這個情景,在今英的示意下扶起了跪在地上的煙羅。
煙羅知情識趣的去船上的廚房煮米粥,船艙內只剩下今英和閔政浩兩個人。
“今英。”閔政浩看著哄孩子的今英,臉上一幅幸福男子的表情,有妻有子,夫復何求?聲音異常的溫柔喚著今英。
“大人,從今天起叫我崔螢吧,今英這個名字,我是不能再用了的。”今英小心的調整懷裡孩子的姿勢,想起那日紅衣抱來這個孩子時的情形。
“崔姑娘,你知道王爺準備的這麼充分,是如何戰敗的嗎?”紅衣笑的很悽然,抱緊她懷裡的嬰兒,一身風塵僕僕,“是如意姑娘,她向王將軍透露了王爺的行軍計劃,所以王爺才會敗的那麼快,那麼容易。呵呵,真是可笑……”
紅衣的雙眼沒有焦距,看著懷裡的孩子繼續說下去,“王妃用一個死嬰換下了自己的孩子,給他取了一個名字叫婁隨,讓我告訴姑娘,孩子的名字不用改回去了,他的身世由姑娘決定將來要不要告訴他。王妃已經去了,如意姑娘,柳兒姑娘,還有那個樸阿烈,都隨王爺去了。王妃請姑娘一路走好。”
說完紅衣把孩子遞到今英手上,看了一旁痛哭的煙羅一眼,從懷裡掏出一把匕首,迅速的刺入自己胸前,在煙羅的哭喊聲中追隨婁心語而去。
“你不要想太多想了,我們要朝前看,你放心,這個孩子我會把他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的。”閔政浩擁著今英的肩膀,感慨萬分,真好,過了這麼長的時間,經歷了那麼多的磨難,他和今英終於可以光明正大的出現在世人的面前了。
“恩。”今英頭靠在閔政浩的肩上,頭,明白閔政浩心裡想的,看婁心語的結局,會好好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