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靠了過來。
在戰士們的勸說下,災民們開始扔掉自己手中的“武器”,一個個的跑到第一連這裡,開始領碗喝粥。
一群災民能夠主動的,成體系的進攻地主大院,這樣的行動沒有領頭的人是不可能實現的。領導並組織這次進攻地主大院“吃大戶”行動的人,是一位叫丁石青的秀才。
丁石青今年三十二歲。原本是個小地主家庭出身。在他過去的幾十年生活裡,他一直渴望透過科舉考試改變自身的命運。但是,讀書這件事情,在古代農業社會里,沒有相當的經濟基礎是不可能的。
就這樣,不事生產一心讀書的丁石青,為了讀書,把自己家的土地逐漸的賣出。到了他考上了秀才功名的時候,他家絕大部的土地,都被同族的大地主,也就是被進攻的地主大院的主人丁石墨給買走了。
只剩下十幾畝土地的丁秀才原本覺得,雖然自家的財產不足以支撐他繼續科考,可是當一個耕讀傳家的讀書人,即使沒有僱工,自家耕作也能維持個溫飽了。沒想到,一場旱災就這樣突然降臨,打破了丁秀才耕讀傳家的美夢。
在農業社會里,除了地主之外,沒有什麼人具備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就是身為秀才的自耕農丁石青,也同樣無法抵禦這樣令人絕望的大旱災。
在老孃和妻兒先後餓死的情況下,丁秀才被同村的災民們推舉為領頭人,領著大家開始了對丁家大院徒勞的進攻。
第一連副連長韓三山在作戰會議上的不同意見,就是針對丁石青的。
對於連長、教導主任和參謀長提出的“立即控制丁石青”的看法,韓三山不是很理解。
因為在他眼裡,丁秀才是個好人。
“丁秀才是好人還是壞人,和我們要執行的任務沒有必然的關係!”
第一連教導長房大壯有些不滿的對韓三山說道。
“我們在枝江縣地區執行‘清繳流民、清除地主’行動中得到的經驗已經證實,沒有組織的百姓,在我們執行任務中會主動的參與進去。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就會破壞我們的行動。”
第一連連長李克文向沒有什麼實戰經驗的韓三山解釋道。
參謀長胡海波因為韓三山經常對第一連的日常訓練工作指手畫腳,所以對他的印象不是很好。他對韓三山說道:“缺乏組織的老百姓的作戰能力不強,但是他們的破壞性卻很大。在過去的很多行動中,就是因為老百姓跟著部隊一擁而上,導致了很多的問題。”
強調完了經驗教訓之後,他繼續對韓三山說道:“韓三山同志,雖然你的經驗不足,但是你也必須要搞清楚一個問題。我們現在是在針對作戰計劃進行討論,不是在做群眾工作。再說了,群眾工作也不是你的工作,那是教導主任的工作。你要搞清楚自己的職責。”
雖然心裡非常的不爽,但是,韓三山也不得不接受大家的解釋和胡海波的批評。他沒有繼續發言,而是靜靜的聽著大家對於作戰計劃的討論。
地主大院是一定要打的。可是,和過去的一切行動不同,王書輝老師這次的命令是“抗災救民”,並沒有明確的指出要消滅地主。消滅地主是大家下意識的認識。
指揮中心這次下達的命令是非常的模糊的。全部命令只有一個“抗災救災”的內容。要怎麼“抗災救災”,“抗災救災”的過程中要不要消滅地主。有關的這些問題,指揮中心的命令都沒有明確的指出。
不過,王書輝已經明確的告訴他們,遇到一切問題,要透過組織來進行決策。
韓三山是個小地主家庭出身。雖然他在自然災害的打擊下淪為流民,又被複興會吸納。但是,他對於地主階級還是有著一定的包容心理的。
所以,在發現了這次任務命令的模糊之處後,他立即就發言道:“既然上級讓我們‘抗災救民’,那麼我們就要執行這個‘抗災救民’的任務。命令裡沒有說要我們消滅地主。我看我們就不要做些多餘的事情了吧。”
教導主任房大壯不喜歡韓三山的表態。在第一連所有的幹部裡,房大壯的階級意識是最強烈的。在被吸納進復興會之前,佃農出身的房大壯在地主老財的壓迫下過的是地獄般的日子。正是這樣的經歷,讓他的階級意識異常的強烈,讓他對天底下一切的地主老財都特別的仇恨。
房大壯看了看韓三山一眼,對大家說道:“老師確實沒有明確的告訴我們要消滅地主。可是這個事情還用得著老師明確的提出來麼?大家要搞清楚了,‘抗災救民’,抗災在救民的前面。只有抗災之後,我們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