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監秉筆,天啟帝的親信魏忠賢搭上了關係。
當時,在皇孫身邊不過是個沒什麼地位太監的魏忠賢,收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份大禮。一千兩白銀,以及一套稀世珍寶,水晶圍棋(現代小廠生產的玻璃圍棋,50元一套)。
正是這樣的原因,不僅當時屬於落難之人的天啟帝和信王,對枝江王府好感滿滿。魏忠賢這個自詡義氣的太監,對枝江王府也是滿滿的好感。
。。。
第164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4
“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全文字閱讀】 章節更新最快表面上看,反動派的樣子是可怕的,但是,他們實際上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力量。真正強大的力量,從來不屬於反動派,而是屬於人民,屬於出自人民,領導人民的復興會!對於這一點,我們復興軍的戰士們最瞭解!”
——1622年·王書輝·《復興軍是革命的軍隊》
“我們之間,用得著這一套麼。老劉你弄這一套,顯得咱們生分了不是!”
魏忠賢在自己宮外的私宅裡,見到領著宋獻策進京的劉懷季的時候,第一句話說的就是這個。所有大明朝的人都不會想到,在人前從來不苟言笑,威嚴甚大的司禮監秉筆,天子近臣魏忠賢,會這麼親熱的對待別人的。
魏忠賢見到劉懷季是真心的高興。說起來,能跟魏忠賢稱得上是患難之交的,還真的就是一直代表枝江王府在京師行走的劉懷季。
“公公說的哪裡的話。這些東西不是外面那些骯髒官兒一樣,是來巴結公公的。這是我們王爺的規矩。”
“我們王爺說了,京裡的開銷,不是我們小地方人能夠想到的。家裡還寬綽,就不能緊了公公的。公公現在扶持皇爺管理國家,架海紫金梁一樣的人,我們得幫公公把這些小事情想到頭裡。”
好聽的馬屁話,魏忠賢自己就非常善於說。這兩年隨著天啟皇帝站穩了腳跟,他自己的勢力也越來越大。所以,這種馬屁話他聽的可真不算少。可是,人得講究個緣法。魏忠賢聽了劉懷季的話,一點也不覺得這是馬屁話,反而覺得枝江王府是一片至誠。大家畢竟是患難之交嘛。
魏忠賢滿臉笑紋的對劉懷季說道:“老劉你也是的。回去了和王爺好好說說,我吃宮裡喝宮裡的,有開銷也有限,不用這麼客氣。你們王爺可好啊?天天還聽著戲呢?”
劉懷季對魏忠賢是有著幾分真心的。畢竟以心換心,魏忠賢對他的親熱真誠,無論是在他發達前,還是在他發達後,都是一樣的。劉懷季笑著在魏忠賢的示意下坐下,對魏忠賢說道:“公公這話說的是。我家王爺是什麼樣人,公公是知道的。一心想當個富貴閒人的人。家裡的事情,都是郡主和儀賓管著。王爺他老人家單管一個享樂。哈哈。”
魏忠賢點了點頭,說道:“你們王爺是個有福的人。王儀賓是個能經營的。其實也是你們府裡心大,像張問達那個大頭巾(對讀書人的蔑稱),你們王爺就該上本參他。我這裡在司禮監給個眼色,就讓他回家啃老米去。你們王爺啊,從來就不是個多事兒的人。”
“公公說的是。王爺就是那樣個人,對於這些是從來不在乎的。儀賓倒是有些緊張。畢竟荊州府那裡,從上到下都是張家的人把著。郡主和儀賓都是孝心重的人,緊怕張家會暗中動手腳去害王爺。這不就打發老奴來和公公討個主意麼。”
對於魏忠賢這個掌握著大明王朝運轉的頂級政治人物來說,荊州那個地方,對於他就是個不起眼的鄉下地方。他眼裡根本就沒有這麼個地兒。所以,一時半會兒他還真不好說什麼。
看到魏忠賢沉吟起來,劉懷季說道:“我們儀賓的意思,荊州衛那裡不是沒了指揮使麼。他是想讓府里人謀個衛所的差事。”
“你說說,荊州官場裡都是哪些人物。現如今這天下都是大頭巾掌事的,給你們安排給衛所的差事能有什麼用。那麼個鄉下地方,衛所都不知道爛成什麼樣了。”魏忠賢雖然是個太監,可是在價值觀上,和當下的大環境是相同的。
在他眼裡,武官根本就不算個官,屁用也沒有。各地的總兵,見了兵備道都得下馬行禮。一個衛指揮使,手裡能有幾百能拿得起長矛的農奴兵就不錯了,連個縣令也不如。
劉懷季大體知道魏忠賢的想法,但是他也知道王書輝的計劃。所以他對魏忠賢說道:“家裡的人都沒讀過幾本書,要文官當,那是為難公公呢。王爺也不敢讓家裡人耽誤了朝廷大事。其實儀賓自己就是遼東將門世家出身。他畢竟年輕,對於武官還有些好印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