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黨在種通貨緊縮中受到的影響也是相當大的。只不過和一般的江南商團比較起來,復興黨領導和支援的長江中上游商團在面對這種通貨緊縮的時候相對要主動一些。
因為生產成本的低廉,復興黨領導的長江中上游商團在發現通貨緊縮的苗頭後,第一時間就全面降低了自己的出口產品的價格。棉布絲綢白糖鋼鐵製品茶葉新式瓷器骨瓷,這些被長江中上游商團全面進行了工業化機器化手段生產的出口產品,被他們全面降價。
復興黨領導的長江中上游商團的這種做法,不僅沒有緩解通貨緊縮造成的經濟危機,更進一步的加速了通貨緊縮造成的經濟危機。
根本就沒有辦法和復興黨領導的長江中下游商團競爭的江南商業集團,在降價傾銷中開始全面破產。
在張居正改革後全面市場經濟化的江南地區,根本就無法對這種人為競爭造成的經濟危機進行有效的反應。大量的商人和工坊主,特別是以銷售和生產棉布絲綢茶葉瓷器糖鐵器等產品的商人和工坊主,大規模破產。
更讓他們無法應對的是,因為江南地區經濟的全面市場化,這些身兼大地主和大商人的江南商人和工坊主,連放棄銷售和生產,轉回地主的老本行都非常的困難。
因為為了給自己的工業企業提供廉價的生產資料,江南地區的農田早就已經不再種植在這個時空裡價格不斷高漲的糧食作物了。早在十幾幾十年前,江南地區的農田裡就已經種滿了茶葉桑樹棉花等經濟作物。
在突如其來的經濟危機下,比較極端的事情提前幾百年時間發生在了江南地區。復興黨高層據復興黨在江南地區的情報人員的報告瞭解到,南直隸浙江江西福建等地,棉田桑田裡的燃起的滾滾濃煙,非常的壯觀。
王書輝在隨後緊急召開的復興黨中央工作會議上,明確的告訴看完了資料,正在消化這種匪夷所思的狀況的中央委員們:
“沒有生產過剩這種事實,只有生產相對過剩這種假象。”
“將近一億三四千萬的中國人民大部分都缺衣少穿,但是江南地區的資本家和商人卻在經濟危機中人為的消滅這些相對過剩的物資。這是一種犯罪行為”
“作為致力於所有的人民群眾溫飽的復興黨,我們必須要制止這種犯罪行為”
就這樣,在1630年下半年,復興黨在江南地區開始扮演一種“救世主”的形象。
裝載著大量的復興黨中央銀行鑄幣廠生產的制式金幣銀幣銅幣以及鋼幣,被裝滿復興黨長江艦隊的十幾艘三千噸級的炮艦。這些幣值超過了貨幣實際價值的金銀銅鋼幣,被全蒸汽動力的大船運載著,不斷在江南地區卸下,然後這些大船又裝滿了江南地區的破產工人農民和大量的棉花生絲,返回復興黨的勢力範圍,成為復興黨工廠的生產原材料。
而與此同時,已經開通了朝鮮日本和南洋航線的復興黨,又依靠遠洋船隊,把用江南地區的棉花和生絲生產的絲綢棉布,和復興黨在江南地低價收購和生產的茶葉新式瓷器骨瓷糖鐵器,甚至武器等產品一起,直接銷往朝鮮日本和南洋地區。
甚至於,使用蒸汽和風帆混合動力的復興黨遠洋船隊,在輕鬆地擊潰了東中國海太平洋和南中國海南海和印度洋上的黃膚黑眼白皮藍眼黑皮黑眼的各路各國的兼職和全職海盜或者兼職和全職海軍之後,已經把復興黨領導下的長江中上游商團的產品,賣到了中東地區正在進入頂峰階段的奧斯曼帝國。
就在1627年到1630年這三四年間,復興黨雖然在實際領土的擴張上發展緩慢,但是在經濟領土的擴張上卻是突飛猛進的。
雖然這個時代的鑄幣技術並沒有什麼絕對的門坎,可是在復興黨超越時代的機械水平和冶金技術下,復興黨中央銀行鑄幣廠大規模生產出來的各種錢幣,一方面讓這個時代的手工業工坊難以模仿而具備了極高的防偽性,另一方面目前在地球上,也沒有任何的國家和勢力具有這種規模的把金銀銅鐵轉化成金銀銅鋼幣的能力。
復興黨中央政務院主任陳封,曾經對王書輝花錢去買那些復興黨自己也高產並且高質復興黨的棉花農場生產的是優質的現代長絨棉的物資感到不解,並對這麼做會不會導致復興黨的經濟受損的問題對王書輝進行了諮詢。
當時,王書輝拿著一枚剛剛生產出來不久,印有朱元璋側面像的,專門針對江南地區投放的銀幣,對陳封說道:
“這些東西,實際上沒有任何價值。”
揮了揮手,指著窗外遠處的長江邊上覆興黨武昌工業區林立的煙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