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2 / 4)

小說:時空之門1619 作者:你妹找1

到,“我給他們當學生是必須恭謹勤勞和採取同志態度的!”這個觀點的正確性和必然性來。

王書輝看著自己筆記本封面上寫著的,“沒有滿腔的熱忱!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沒有求知的渴望!沒有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必須明白: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瞭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看到這段話,王書輝感到特別的難為情。

他對自己過去以為的,坐在辦公室裡批批檔案,給學生們上上課,就能領導和指導革命的想法,產生了一種難以置信的荒誕感。

其實,不僅王書輝透過調查,在思想上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坐在王書輝身邊,聽著王書輝的翻譯,解釋完過去做佃農時的收支狀況之後,趙二也在思想上受到了巨大沖擊。他在搞清楚自己過去的收支狀況,在翻譯的幫助下算清了賬之後,第一時間裡產生了兩個想法。

趙二的第一個想法是,枉自自己還在心裡面覺得馬家的管家死的冤枉。現在看來,就是把馬家的管家放到油鍋裡炸,都不算冤枉他了。

趙二的第二個想法則是,要是沒有工作組進駐了趙家灘,自己這把老骨頭,怕是早晚要被馬家的管家榨乾淨。自己就那麼佃馬家的田過下去的話,想要過上好日子那就是一種妄想。

想明白了這兩個問題,一輩子老實本分,一直覺得自己已經是土埋脖子了的趙二,心裡居然產生了一種立即參加民兵隊的衝動。

王書輝只用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就完成了對趙二的調研。起身離開之前,王書輝拿出一包香菸、一紙包的精鹽(一斤裝)、一盒罐頭(馬口鐵午餐肉罐頭),送給了趙二,作為對他中午耽誤趙二的幹活兒時間的補償(三種產品都是復興會的產品)。在和翻譯同志回駐地的路上,王書輝有種感慨萬千的感覺。

回到寢室,王書輝躺在床上,仔細的整理這次調研的想法。

這次對趙二簡單的調查,讓王書輝第一次對明末的社會現狀,進行了近距離的接觸。這種面對面的,針尖對麥芒的近距離接觸,讓王書輝產生了一種想大學軍訓時,第一次直接面對放在他鼻尖的刺刀的那種,冷汗直流,恐懼感深入骨髓的感覺。

過去的王書輝,是透過前人總結的資料和歷史資料,來認識明末社會的狀況的。現在的,進行了調查的王書輝,則有一種,理性認識和感性認識相結合,對整個明末社會洞見清晰的念頭通達之感。

王書輝的這種“面”“點”結合之後產生的認識,是一種全新的,真正的實事求是的認識。

王書輝深刻的感到,認識世界,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他清晰的理解了,“中國革命是需要作調查研究工作的。首先就要了解中國是個什麼東西(中國的過去、現在及將來)。可惜很多同志常是主觀主義,自以為是,完全不重視調查研究工作。”

“主觀主義,自以為是”,這不就是對沒有到下面來調研之前的自己,最好的寫照麼。

調查研究,實事求是。這不僅僅是對外部事物進行正確認識的過程,也是對自己進行認識的過程。無論是認識世界,還是認識自己,這都是一個不舒服的,很痛苦的過程。晚上吃飯的時候,完成了各自調查任務的考組成員們,表現的都比較沉默。

王書輝對這個現象是很高興的。感到不舒服,感到不適應,思想上受了衝擊,這就是人在更新對世界的認識,加深對自身的認識的過程。很明顯,無論是負責哪方面工作的,考察組的成員們都有了新的收穫,產生了新的認識。

在晚上的交流會上,軍事部門的同志不再喊打喊殺了,商業部門的同志也不再挑三揀四了。在對趙家灘工作組成員的看法上,大家也變得客觀和公正了。原本最反對趙家灘工作組的工作方法,說鄧大光和文明是“軟骨頭”的唐亞峰,也認為對趙家灘工作組的辦法沒有問題。

考察組的成員透過一天的調查,使用標準表格和預設問題,應用簡單的加減法,對村民們的生活進行了瞭解之後,產生了“農人們的日子實在是太苦了”的統一認識。

這一點,實際上也是比較出乎王書輝預料的。要知道,這些考察組成員本身可也都是苦出身,窮人家。

其實這就是“點”與“面”的認識區別。過去,這些考察組成員總覺得自己的苦日子,是自己的苦命和沒完沒來的天災造成的。他們認為這是自己命不好,是一種個人經歷,是對“點”的認識。

可是,在學習了復興會的思想之後,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