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學習知識,也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去思考,去實踐,只有不斷的在實踐中積累,才能真正的有所得呢。”
看著王書輝說不出話來,朱微妏露出小女兒的得意表情,她歡快的對王書輝說道,“我看儀賓的那本筆記裡,那位毛老師尊不也說過,‘從感性認識而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迴圈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迴圈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麼。”
“儀賓總要讓弟子們在實踐中對學到的知識進行認識吧。總不能說,讓他們背熟了復興會的章程,他們就能按照章程做到了。沒有實踐,不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他們怎麼可能對復興會的章程有深刻的認識呢。”
王書輝聽了這話,心裡頭產生了一種不太正面的想法,“看來女人讀了書,特別是讀了哲學類的書籍,就會變得特別的難纏。這話還真是沒錯呢。”
王書輝因為生氣的關係,特別不想和朱微妏糾纏這些理論問題。他甚至還對朱微妏不像往常那樣用小溫柔的手段撫平自己的情緒,卻用自學來的知識和他作對感到不滿。
王書輝這樣想著,心裡更加的不爽,就賭氣的閉著眼睛不說話。朱微妏看到一直以老師、權威、家長的面孔生活的王書輝,突然表現出一種小孩子一樣的幼稚行為來,噗呲一生就笑了出來。在這之後,她又像往常一樣,靜靜的走到王書輝的身後,用小手兒給他按摩起太陽穴來。
隨著朱微妏的按摩,王書輝的情緒很快就平靜了下來。很快,他就為自己的表現感到難堪。本來這幾天,自己就為工業建設中人死的太多的事情感到不舒服。為了調整自己的情緒,他一直都在全身心的思考工作上的事情。
實際上,情緒平靜下來的王書輝自己也知道,自己之所以對鄭千里的話產生這麼大的反應,正是因為自己在心裡也有過這種,“自己給工人們提供了超越時代的生活條件,工人們給自己賣命是應該的”的陰暗心思。
在東北有句歇後語,叫做,“老鴰(烏鴉)站在豬身上——光看到別人黑,看不到自己黑”。清醒過來的王書輝不禁在心裡調侃自己,“看來我也是個老鴰。”
王書輝很快就調整了自己的情緒,自言自語道,“看來是應該到底下去了解了解實際情況了。不管怎麼樣,沒做過實際的調查工作,怎麼會真正的掌握下面的真正情況呢。”
。。。
第98章 王書輝下鄉記2
無論是古代人還是現代人,看到王書輝和朱微妏吃飯時的場景都會覺得有些不舒服。【閱】。しw0。因為兩個人在飯桌子上的相處模式,既不是古代的,也不是現代的。
要知道在封建社會里,在涉及禮儀的時候,往往就是可以嚴重到因為一個凳子的擺放有了問題,都會出幾條人命的。作為郡王的唯一女兒,封建社會里貴族身份最為正宗的皇親國戚,朱微妏在禮儀上卻完全是一種毫不知情的樣子。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按照正常的情況,出生之後就有了縣主身份的朱微妏,是因該受到嚴格的封建禮儀教育的。可是作為她父親的朱由梓因為沒有爵位,沒有一丁點的收入,家裡完全是吃老本。父女倆基本上是在朱由梓的幾個舅哥的接濟下,艱苦度日的。這種生存狀況的朱由梓父女,哪裡還想得到禮儀問題呢。
沒有王府,自然也就沒有王府中專門負責教導宗室規矩的師傅,去教導朱微妏封建禮法和宗室規矩。只是和幾個舅舅們學會認字的朱微妏,也只是自己看書。她自然不可能去專門的學習什麼禮法規矩。
而王書輝是個現代人,他還是個類似孤兒的出身。在現代工業社會里,禮儀之類的說法早就不存在了。王書輝自己連和現代人相處都不怎麼利索,你讓他講封建禮儀,哪怕就是他讀過相關的資料,知道相關的知識,可是,你能指望他在乎那些麼。
王書輝和朱微妏就那麼兩個人捱得很近,一起坐在桌子旁邊吃飯。飯菜的量不大,菜才只有三道,裝在三個白瓷盤子裡。一道是醋溜白菜,一道是魚糕,一道是紅燒肉。醋溜白菜和紅燒肉,還是王書輝剛剛穿越過來的時候,親自教給朱微妏怎麼做的。魚糕則是荊州地區的本地菜,朱微妏是和自己的三舅媽學的。
飯是三合飯,就是用小碴子(碎玉米)、高粱米和米飯混在一起蒸出來的飯。王書輝作為現代人,不喜歡吃只是白米的飯。他認為只吃白米白麵,是很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朱微妏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