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的火藥小組,使用標準化流程和現代化的器械,批次化的製造出顆粒黑火藥之後。製作使用紙火帽的,擊發發射,帶有線膛,使用米尼鉛彈和定裝火藥的轉輪手槍,就變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王書輝沒有理會工業委員會的三個人,以及防禦武器小組成員們眼中的躍躍欲試的表功表情。他仔細的檢查著這個被打磨的光滑發亮,加裝了銀製手柄,看起來給人一種藝術品感覺的手槍。
王書輝知道,其實這就是已經定型的,成熟階段的,在美國南北戰爭中被大量使用的柯爾特m1851轉輪手槍的複製品。
用現代社會製造的近代化的工業機械,和簡化的近代化工業製作流程,生產這種工業化初期時代的落後武器,實際上確實給王書輝一種非常蛋疼的感覺。
可是王書輝也沒什麼辦法。除了他會給特種部隊配備完全來自現代社會武器之外。他沒辦法給現在和今後的正規部隊,配備19世紀六七十年代才發展成熟的,使用定裝金屬子彈的近代步槍。
沒有數量充足的訓練有素的工人,和工業化的採礦以及冶金企業,即使生產出使用金屬定裝子彈的伯丹步槍,他也沒辦法提供充足的子彈。不說工業水平的問題,單是一個金屬銅材料,他就完全沒辦法解決。因為中國不怎麼產銅。
王書輝連續朝五十米外的靶子上開了六槍,黑火藥產生的煙氣,把他燻得夠嗆。之後他走到靶子前仔細的檢查射擊效果。在五十米的距離上,十厘米厚的木板上只有兩個米尼彈的痕跡。很明顯,在這個距離上,有四槍脫靶了。
看來,左輪手槍的有效射程不超過三十米是個基本定律了。
不過,手槍射程短也是正常現象。他又不指望使用手槍作為制式武器。左輪手槍不過是發給大家防身使用的。他命令工業委員會立即將對左輪手槍的生產進行協調和規範,抽調人手,組織專門的生產線。
因為已經有了建立和運營水泥廠和磚瓦廠的經驗,工業委員會的工業委員,已經對流程規範的問題,有了直觀和明確的認識了。他們和教導營的學員們都知道,王師尊對於流程規範有種特別的執著。無論是做什麼事情,他都要求大家要實踐和總結流程規範,在各種工作中推行手冊制度。
王書輝放下左輪手槍,望向桌子上的另外三把槍。
這三把槍能夠被製作出來,說實話,是完全出乎王書輝的預料之外的。這三把槍,全部都是工業委員會下屬的工作組們,根據王書輝從現代社會帶回來的黑槍工坊製作的步槍,仿製出來的。
這三把步槍,實際上就是恩菲爾德m1853前裝線膛槍、德萊賽m1841後裝針發槍和夏塞波步槍。
這三把步槍中,恩菲爾德m1853步槍,是前裝線膛彈藥分離式的步槍。德萊賽m1841步槍和夏塞波步槍則是後裝的,使用紙殼彈的彈藥一體式的步槍。
王書輝是看過工業委員會的書記組(兩名教導員學員)提供的生產記錄的。德萊賽m1841步槍和夏塞波步槍複雜的槍機部件,全部是匠師營的幾個鐵匠匠師,靠比照著原型,一點一點的手工打造的。而德萊賽m1841步槍和夏塞波步槍使用的紙殼定裝子彈,也是匠師營的幾個爆竹匠按照原型製作的。
王書輝腦袋裡其實一直有一種對手工業時代的匠人的鄙視。他認為他們就是傳說中的“小集體”。在東北老工業基地長大的王書輝,有種奇怪的觀點。他認為,凡是“小集體”出產的產品,可能都是粗製濫造的三流產品。
在東北老工業基地生活的人都知道,一般來說,當地有三種型別的企業。分別是國企,大集體和小集體。國企是什麼大家都知道的。所謂大集體,指的是由國企創辦的下屬企業。大集體主要是為了安置多餘的人員而創辦的。由於他的企業性質判定不明,所以,大集體企業在原材料和工人素質上就要差一些。而小集體企業則是更低階別的企業了,一般的街道建立的企業,工廠家屬組成的企業,都屬於小集體企業。
小集體企業基本上是由完全沒受過什麼專業培訓的普通人組成的。它在原材料的供應上,比大集體企業還不如。加上小集體企業的工人素質普遍低下,所以就導致了,小集體企業無論是企業的管理,還是生產的產品,都呈現出一種瞎對付和不合格的粗製濫造狀態。
在王書輝的成長經歷中,他經常聽到東北的國企工人們對於小集體企業的鄙視性的看法。比如,他在街坊家吃飯時就時常聽到,家庭主婦一旦買了質量不好的生活用品,男主人就會問她是不是買了小集體的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