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系之後,王書輝準備徹底的對整個湖北地區進行全面的工業化改造。
也就是說,王書輝要透過建立使用工業化手段進行生產的國有農場的方式,徹底的在湖北地區消滅小農生產。
從理論的角度看,王書輝的野心要比一般的造反者和革命者大的多。他要對明末中國進行徹底的工業化改造,那麼他就不僅要消滅地主士紳這些封建統治階級,而且他還需要透過農業工業化的手段,把農民改造成農業工人,徹底的消滅原始落後的傳統農民。
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在1627年,憑藉著十五萬近代化武裝力量和全面系統的工業體系,王書輝已經領導復興黨在湖北省內消滅了封建統治階級。但是在1628年,王書輝將要領導復興黨在整個湖北省內進行一個更加困難和複雜的工作,那就是進一步的消滅落後的傳統農業,透過建立國有農場的手段,對整個湖北省的土地進行工業化生產。
這個工作聽起來可能有點驚世駭俗,做起來好像也困難重重。但是在17世紀這個時代裡,在小冰河氣候肆虐的這個大環境下,在整個世界的農業生產進入到嚴重的衰退期,傳統小農業生產者大量破產流入社會的這種情況下,在總人口只有不到七百萬人的湖北省內進行農業工業化改造,以復興黨目前掌握的人員和技術,按照復興黨的工業發展水平,還是具有可行性的。
更主要的是,透過復興黨九年的努力,目前階段,整個湖北地區人口最為集中,農業最為發達的江漢平原地區,已經初步的實現了農業工業化的建設。到1628年,整個漢江平原地區已經建立起大型國營農場一百多個,中小型國營農場四百多個。基本覆蓋了漢江平原的一半兒以上的主要區域。
這五百多個使用機械化手段,應用近現代農業技術,使用優質良種和化肥的國營農場,每年生產的土豆地瓜玉米水稻棉花等農產品,目前至少可以支撐一千兩百人口一年左右的消耗。而復興黨目前的工業體系,也完全能夠提供上千萬人口規模的農業生產所需要的各種蒸汽動力農業生產裝置和優質的常規鐵製農業生產工具。
想想也知道,復興黨的九個分佈在長江沿岸的大型相對的鋼鐵企業為什麼會連年不斷的在三班倒的情況下進行著全力生產了。
在復興黨的大量倉庫裡堆積如山的農業生產裝置和各種工具,其實就是為了實現整個湖北省的農業工業化建設準備的。
目前階段裡,復興黨的主要收入還是集中在輕工業產品方面。在目前階段裡,復興黨的重工企業其實仍舊處於純投入的狀態。當然了,復興黨在1627年一年裡透過收繳地主士紳的財產的形式,也是獲得了大量的資金。
不得不說,那些被吊上絞刑架和被關在集中營裡進行勞動改造的幾萬地主老財和他們的家人,確確實實在客觀上支援了復興黨的工業建設工作。
從整體上講,目前復興黨準備對整個湖北的工業化改造的工作,在外部條件方面已經全部滿足了。只不過在目前階段裡,復興黨在人員準備上還處於嚴重的不足的狀況。在目前階段只有不到三萬黨員的復興黨,面對對六百萬農業人口的改造工作,存在著嚴重的人員缺口。
利用軍隊支援地方建設工作就是王書輝指出的解決辦法。
當然了,這個利用軍隊支援地方建設工作,並不是指各地駐軍直接參與地方建設的工作,而是指利用各地駐軍對各地人口進行大規模準軍事化訓練和工業化培訓的辦法,對整個湖北地區六百萬的農業人口進行生產建設兵化的改造。
因為有整個漢江平原五百多個工業化農場的糧食生產和復興黨工業體系的全面支援,在三到五年的時間裡完成整個湖北地區農業的工業化改造,以及在工業農業化的過程中在各地建立起配套的五小工業小煤礦小鋼鐵廠小化肥廠小水泥廠和小機械廠的工作任務雖然是有著現實的重重困難的,但是從理論上講還是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的。
想到這個工作的複雜性和困難性,主持中央地方工作會議的王書輝也深感頭疼。
他不是不知道這樣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粗暴的做法。可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從整個中國未來的工業化的視角來看,這種簡單粗暴的做法又是不得不採取的辦法。
“在中央的糧食和物資的支援下,在地方駐軍的幫助下,有步驟按計劃的對人民群眾進行工業化訓練的同時,建立國營農場和地方工業,對我們復興黨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和考驗。”
“我在這裡跟大家交個實底兒。對於我們黨來說,這就是我們黨在前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