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方面的建築工人的缺口就能達到四五萬人的規模。
所以,不過幾千人的保民軍投入到大冶縣的話,連點水花也掀不起來,就會被大冶鋼鐵中心所吸收。
至於保民軍士兵們會不會不想當工人。對於這個問題,大家根本就不需要考慮。除了極少數野心勃勃的人物以外,佔絕大多數的保民軍士兵們對於當工廠裡的工人那種穩定、安全、富裕的有保障的生活,那是相當的嚮往的。本來在武昌府保民軍在人員招收方面就和復興會在碼頭的那些工廠比不了。
第二,荊州衛對武昌府兵亂的平定必須有一個文官出面。這就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了。在大明朝這個重文輕武的環境裡,文官無論是在地方還是在中央都是“大拿”,“一把抓”。作為荊州衛指揮使的王書輝沒有權力直接插手武昌問題。可是作為荊州地區最高行政長官的荊州知府張宏,可是在各種意義上有權力直接插手武昌問題的。
比如說,“允文允武”的張宏張大人,在保民軍對荊州地區進行劫掠和侵犯的情況下,率領荊州地方武裝力量包括各種民間武裝和正規軍,對武昌亂兵進行攻擊甚至直接打到武昌府境內,將盤踞在武昌府的保民軍**武裝全殲。這種情況不僅在大明朝的環境下可以有,而且在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幫助復興會的謀劃上必須有。
第三,復興會對武昌地區的控制,必須得到大明王朝中央政府的肯定。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也不是很難。因為王書輝透過枝江王府的途徑和大明的南北兩京的內廷建立了親密的關係。特別是因為枝江王府對天啟皇帝、信王和天啟皇帝和信王身邊太監大伴們進行的充分全面的公關工作。大明中央政府和大明最大的顛覆力量復興會的領袖王書輝的關係相當親密。
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完全有把握在武昌府兵亂被張大人領導的荊州衛平定之後,透過枝江王府和內廷方面的關係,把張宏推到至少是湖廣佈政使的位置上。自然而然的,王書輝透過平叛之功從荊州衛指揮使的位置上升遷到湖廣總兵的位置上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一旦王書輝成了湖廣地區軍事力量的最高長官,那麼復興會勢力從荊州地區擴張到整個湖廣地區,就有了一個官方的名義和保護。
當然了,因為天啟皇帝朱由校的生命正在進入倒計時狀態(木匠皇帝於公元1627年9月死去)。魏忠賢閹黨集團的倒臺也正在進入倒計時狀態。這個問題對於復興會的計劃可能會有一定的阻礙。可是,因為王書輝這個穿越者的先見之明。枝江王府早就在萬曆末期的時候,就開始和現在是信王,一年後就會成為崇禎皇帝的朱由檢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而且,不僅現在還未發跡的信王府太監王承恩已經是枝江王府的親密友人了,就是在天啟初年因為得罪了魏忠賢而被貶到南京戴罪的原信王府太監曹化淳,目前在南京過著安全、舒適、富庶的生活,也完全是因為枝江王府的幫助。
也就是說,即使現在正生活在兢兢業業中的信王朱由檢登基成為崇禎皇帝之後,王書輝作為枝江王府的儀賓,仍舊可以得到從皇帝到內廷大佬的全面信任。
這就是穿越者的福利了。
王書輝常委會議上向常委成員們詳細的介紹了他提出的一套用自己頭上的荊州衛指揮使的頭銜,干涉武昌問題,最後實現復興會在整個湖廣地區的擴張的計劃。
因為涉及到大明朝內部的政治問題,大部分常委都不太瞭解,所以整個計劃介紹下來用了整整一下午的時間。
對於自己的老師王書輝總是能夠用最好的辦法處理最麻煩的問題,復興會上下早就習以為常了。
雖然不能直接發動武裝起義對大明朝取而代之讓大部分常委們覺得鬱鬱寡歡。不過,能夠透過不怎麼激烈的手段就實現復興會的全面擴張,這已經是目前最好的結果了。所以,大家平靜的舉起手來投贊成票,對他們的老師王書輝表達了充分的支援。。。。
。。。
第236章 張知府的崛起3
王書輝向復興會的所有黨員幹部一直強調:“復興會對於一切問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都要堅持‘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和‘**自主’三個基本原則。”
復興會上下都知道,對於復興會來說,在處理外部關係的時候,復興會同樣必須堅持這三個基本原則。“實事求是”是用來對事物進行判斷和分析的,“群眾路線”是來判斷行動的方向和目的的,至於“**自主”,就是復興會對“實事求是”和“群眾路線”的實踐。
從客觀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