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改變門庭倒也無所謂,這人最無恥的地方在於,他幹過這樣一件事:
    有一次為了升官,顧秉謙先生不顧自己七十高齡,帶著兒子登門拜訪魏忠賢,說了這樣一段話:“我希望認您做父親,但又怕您覺得我年紀大,不願意,索性讓我的兒子給您做孫子吧!”(“本欲拜依膝下,恐不喜此白鬚兒,故令稚子認孫。”)
    顧秉謙,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生,魏忠賢,隆慶二年(1568年)出生。顧秉謙比魏忠賢大十八歲。
    無恥,無語。
    當年明月覺得閹黨可惡,閹黨可恥。但是現實是,在晚明的政治利益鬥爭中,無論是東林黨還是閹黨,都不是什麼好東西,乾淨東西。
    當年明月覺得東林黨不收黑錢,可是東林黨一個個可都不僅是大地主而且還都是大商人。他們這些人透過自己的身份進行的土地兼併和逃避商稅,才是導致大明王朝財政崩潰的根本原因。和閹黨們貪汙得到的那點錢相比,東林黨的透過土地兼併和逃避商稅獲得的利益,可是巨大的多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東林黨大佬如首輔劉一燝、其後的首輔葉向高、次輔韓爌、尚書周家謨等,這些人的家產都在百萬兩白銀以上。而東林黨干將、戶部尚書李三才的家產則多達470萬兩白銀,相當於天啟年間朝廷一年的財政收入。
    所以說,當年明月覺得東林黨不收黑錢的可能不僅很低。而且就是他們真的不收黑錢,那也是因為他們透過剝削貧僱農和逃避國家的正經稅收,已經攢足了銀子。人家根本就不在乎那點錢了。
    實際上我們可以這麼想一想,如果勾結宦官的就是閹黨的話。那麼嘉靖年間的徐階,隆慶萬曆年間的張居正,不也是閹黨麼。徐階和司禮監的那些大佬們的關係,張居正和著名的大太監馮保的關係,一點也不會比現在顧秉謙和魏忠賢的關係更疏遠。
    說來說去,無論是閹黨還是東林黨,他們實際上都是吸允著中國億萬百姓的血汗,不務正業爭權奪勢的混球東西。他們內不能安定百姓發展民生,外不能防禦外族入侵保護民眾。就是在所謂的東林黨執政時期,所謂的清官清流的指揮下,東虜女真還不是長驅直入的就把遼東給佔據了。整個遼東地區的幾百萬漢人不就是在東林黨人執政的時候被屠殺一空的麼。
    我們必須要承認的是,史書的編撰者是有著自己的意識形態的。作為同樣的東林黨的黨徒,而且還是做了奴才的東林黨黨徒(著名漢奸水太冷錢謙益投降滿清後做了《明史》副總裁,他是東林黨人。著名漢奸洪承疇奏請滿清修《明史》,他也是東林黨人),他們是什麼樣的人品,他們會在自己編撰的史書中表達一種什麼樣的觀點,這並不難想見吧。
    而且,就是那些作為補充資料的那些明末清初的文人筆記,實際上也是相當的不可靠的。
    文人可不是老百姓。封建社會里的老百姓缺乏明確的意識形態。作為儒家信徒的文人們可是要求他們必須要講究禮義廉恥的。
    那些沒有抗清而死,或者自殺而死活下來了的文人們,可都是正經八百的漢奸。這些漢奸寫出來的東西,具有參考價值麼?
    
    
。。。
第200章 連鎖反應1
    實事求是的說,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當官能夠當到中央政府的一部之長即一部尚書的人,沒有一個會是個簡單的人物。【全文字閱讀】
    這些人可能在治國安民方面非常的廢材,讓老百姓覺得是個人就能比他們幹得好。但是,從官場經營權術鬥爭的角度講,在封建社會這個環境中,他們絕對都是人中翹楚了。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