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身邊,就可以極大提高自己的生存機率。
而到了張獻忠準備拉起隊伍擺開車馬的開始造反大業的時候,劉二慫這個有點身手的步卒就變得不重要了,反倒是那些騎術相對精湛的馬賊和逃亡邊兵的作用重要了起來,他們的身份也高了起來。
劉二慫這個莊稼漢很快就在張獻忠的隊伍裡領略了人情冷暖。可是到了這個時候,劉二慫已經沒有什麼退路了。作為一個逃兵,他除了和在他眼裡已經變得非常勢利的張獻忠一條道走到黑之外,也沒有什麼別的選擇。
就這樣,憑藉著有點軍事素養,見過些大場面,自己也有些保命的手段,劉二慫隨著張獻忠的隊伍從陝西到山西,又從山西到陝西,最後又到了湖廣。
因為劉二慫確實有兩下子,所以張獻忠給劉二慫在炮灰流民裡面安排了個小頭目的職位。劉二慫原本以為自己恐怕一輩子要和張獻忠走到黑了。畢竟他在張獻忠部隊裡接觸到的所有官軍都打不過張獻忠的部隊。沒想到,在西平鎮這裡,張獻忠和他那幾千不可一世的馬隊(騎兵)遭遇了滅頂之災。
劉二慫一開始也準備逃跑了。不過從陝西到山西,又從山西回陝西,最後有跑到湖廣來,這幾千裡的路程全靠兩條腿跑下來,劉二慫在心理上已經絕望了。帶著一種早死早託生的想法,劉二慫沒有和其他的那些張獻忠安排在流民裡的小頭目一樣逃跑,反而和普通的流民一樣,乖乖的接受了復興軍的逮捕。
復興軍在劉二慫這個有點眼界的邊軍眼中,是個非常難以置信的存在。他在榆林鎮的時候也不是沒見過大炮開炮。可是和那些笨重,沒準頭,質量不好,殺掉自己人比殺掉韃子還多的邊鎮小炮比起來,他認為復興軍的大炮完全是另外一種東西。
從始至終,劉二慫都沒看到火炮在什麼地方,復興軍在哪裡。要不是後來復興軍從陣地裡列隊而出,劉二慫還以為張獻忠的馬隊是被天雷給炸散的呢。
人一旦放棄了希望,就會變得非常的坦然。復興軍固然非常可怕,可是那種可怕是針對張獻忠那幫人的。所以在面對復興軍的時候,劉二慫表現的和一個普通流民一樣,乖乖的接受著復興軍的擺佈。
等到搞明白自己和這些流民一樣,因為衝擊軍陣所以必須承擔兩年的勞役之後,劉二慫心裡還是鬆了一口氣。對他來說,勞役確實很苦,可是和死亡比較起來,還是勞役比較好一些。
。。。
第341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2
劉二慫本質上是個莊稼人。【】。しw0。對於莊稼人來說,幹活這件事情本身沒什麼可怕的,但是給誰幹活這件事情就不同了。
早年間在榆林鎮的時候,劉二慫給前後兩個主家種地。頭一個老主家還算湊合,定的地租也不高,對這些軍戶也不算太壓榨。等到老主家死後他兒子當家之後,劉二慫就覺得自己那幾年幾乎是在地獄裡生活了。
所以,即使接受了自己要承擔勞役,給被人幹活的命運,劉二慫在進了勞改營之後還是忐忑不安的。直到在勞改營裡,洗了澡,領了衣服,分了房間,吃了飯之後,劉二慫才算是徹底的放下心來了。
所謂“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這句話劉二慫可能不知道,但是這個道理劉二慫卻是知道的。他沒養過豬。畢竟在這個時代裡,養豬這樣的事情,也不是每個農家都有資格的。但是他卻知道養豬的道理。
當豬的下場可能並不會讓人歡喜,可是當豬的過程卻是非常幸福的。養豬的人目的確實是豬身上的肉不假,可是要不把豬養肥了養出肉來,養豬的人輕易是不會把豬殺掉的。
對於劉二慫這種在極端的環境下生存的封建農業社會里的農民來說,可以像豬那樣活著是個幸福的事情,畢竟相比較一輩子三四十年生活著生存邊緣,最後病餓而死,遠不如像豬那樣腦滿腸肥的活幾年痛快。
劉二慫不知道復興黨是個什麼東西。復興黨沒有對他宣傳什麼,就是真的宣傳了,劉二慫也是不相信的。
可是他自己在勞改營裡接受的待遇,已經讓他明白了,這些叫復興軍的軍爺們肯定不是什麼正常的所在,給他們幹活,接受他們的治理,也不見得是個什麼好事情。給他們幹活肯定不會是個輕鬆的活計。
可是和大部分的流民不同,見多識廣具有思考能力的他也明白,復興軍大爺們往他們這群流民俘虜身上下了這麼大的本錢,那麼自己的性命肯定能保住了。
在劉二慫想來,在自己沒把這些復興軍花在自己身上錢賺回來之前,自己的生命安全肯定是有保障的。最多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