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沒見過。可是在延安衛當兵的時候,什麼叫虎蹲炮啊,什麼叫佛郎機啊,這些小型的青銅火炮他還是見識過的。
張獻忠甚至看到過幾次這種小炮的實戰發射。當時,張獻忠心裡還對於這些小炮還非常的不以為然,認為這些笨重繁瑣的武器,“也就是個大號的爆竹。”
現實也確實是如此的。張獻忠從1624年開始起兵造反,在大明朝的軍事重地陝西和山西地區,和各路官軍,包括號稱大明朝戰力最強的邊鎮邊兵都打過不下十幾次的仗了。在張獻忠眼裡,大明的邊兵厲害,那是因為邊鎮的衛所的那些軍官有著按照韃子騎兵訓練出來的強大家丁。
要不是這些騎術很好,作戰方式像韃子一樣很野蠻很激烈的邊鎮軍官的家丁們的話,普通的大明邊鎮的那些作為炮灰的步兵根本就沒有和自己的馬隊對抗的資格。
在張獻忠心裡,真正可能會對自己產生威脅的只有邊鎮的家丁騎兵。就是對於邊鎮的家丁騎兵,張獻忠也認為他們不足為慮。他覺得只要衝陣的炮灰流民的規模足夠大的話,邊鎮的家丁騎兵其實也不是他的對手。
張獻忠在軍事上的信心,那是在大明朝軍力最盛的九邊邊兵身上找到的。在這個時代裡,能和大明邊兵打的有輸有贏不相上下,確實也是值得自傲,足夠建立自己的軍事信心的事情。
不過,在各個方面都領先超越張獻忠幾百年的復興軍面前,張獻忠在軍事上的能力和信心,都是非常可笑的東西。
那是因為,復興軍西北第一軍團第一批次的二十門大炮的第一輪發射,就讓張獻忠的核心部隊崩潰了。
。。。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