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通房,幾名庶子庶女,雖只是略略一筆,卻十分招人眼球。然後首輔江扶林一妻一妾一通房,兩個子女皆是嫡出;中書省朱閣老家一妻兩妾,兩子兩女,兒子是嫡出的,女兒是庶出的;門下省徐閣老家一妻一繼三妾,兩個兒子,一個是原配生的一個是繼室養的;戶部尚書連大人家一妻五妾四個通房,第三個兒子是嫡出,其餘四子二女皆是庶出;吏部尚書於大人家一妻一妾七個通房,三子三女皆是庶出……
不用多說什麼,哪個大人是‘一心為公’的,哪個大人的私德有問題的,‘昭然若揭’。尤其是戶部的連大人,嫡子之前居然有兩個庶子誕生,簡直十分沒有規矩!於大人今年五十七歲了,居然還有七個通房,更是譁然之極。各種調笑聲色此起彼伏,連上下朝時官員們掃來的眼光都充滿意味。然後,一個月後,於大人家的七個通房全部被遣賣了;連大人手急眼快,把家中通房也全遣走,四個成年的庶生兒子連同各自生母姨娘打發到了外地,提前嫡庶分家。這兩個人一作表率,輪得著輪不著的官員,聰明的趕緊把姬妾打賣,膽子肥覺得這不是什麼大事的依然還留著。可一期一期介紹下來,別人家一副‘公正廉明’的模樣,偏生自家姬妾眾多,總是臉上不太好看的。
尤其是介紹到定南侯府、太子少師沉香公子、刑部尚書左筵、東宮衛率府上官大人、昊天屬司長宇文大人、吏部侍郎徐嵑等等時,明明白白的嫡妻一名,子女盡皆嫡出。無妾無通房的官,在平民百姓眼裡,還不直接打上清官忠臣二字?
人、總是怕比的。
官、更是要比的。
第二版介紹的本是三法司的案獄刑事,誰誰因為什麼貪汙了、誰誰因為什麼殺人了、誰誰因為什麼殺妻了、誰誰因為什麼什麼了。可以當作故事來聽,卻也直接給了三法司極大的壓力。因為第三期才出,就有人舉著狀子到昊天屬門口告狀,說案子判錯了,它是苦主,如何長短的。然後太子殿下親自查抓,果真屬實,將那案的直接經辦人立即拘壓,著大理寺即查,從重處置。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上下官員的毛都豎起來了,一到發報的日子就緊張萬分。
第一版看著最平淡,不過介紹朝廷最近搬的新政御令,很表面化。可是發報第四個月,就有海雲縣縴夫七八人上京來告狀,說朝廷搬發的恩旨,寫的是每漕縴戶一年的恩養銀是十兩銀子,可他們只拿到了三兩。其它七兩去了哪裡?海雲縣令當月被押解進京,罷官羈壓,家產盡沒。
如此‘嚴刑苛政’換作別朝,大概些許朝臣們早混到一塊兒想折去了。可如今盛華要緊地方的官員全是太子皇上親信的‘德才昭昭’之人!兵權緊握,文臣們受閒氣,武將們樂得看熱鬧。更何況,近年來太子殿下的脾氣越來越差,威壓強勢,誰敢違逆不到三月肯定會被找理由修理掉。然後……這世上還會少了想當官的人?你不聽話不要緊,自有聽話的緊趕著爬上來。你沒眼色不要緊,多的是機伶取巧之輩爭寵獻媚。更何況太子殿下並不是那等昏庸無道之人,條條政令皆以‘聖人訓’為前題,根本抓不住把柄‘苦諫’!
滿朝文臣盡皆惶恐不安,十分懷念當初那個溫容和煦的太子。可太子殿下變成這樣,還不是因為朝臣們‘同心協力’氣跑了太子妃?太子殿下私情受累已經不好,偏偏太子妃那般厲害,先幫偽昭帝滅了北蒙抵住了東夷,後又幹脆扶助西涼滅了高昌,建立西域國?盛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太子殿下能心情好了才叫見鬼!
可是日子總這麼下去,哪天是個頭啊?亦或者……
“西域和華昭聯姻了!”
王勤下值的時候收到的第一手訊息:“昭帝把錦繡侯的小女兒封為郡主,嫁給了西域國四王爺秦平沆,五月就送嫁。”
“難道……難道這兩……真的要聯手了?”韓夫人聽後身子軟了三軟,摔坐回了榻上。王韁的臉色黑青,王勳和兄長一樣緊皺眉頭,恆浣憂急的看著王勳。如果這兩國真聯手了,那麼齊齊逼勢壓來,盛華危矣。別的不說就華昭的那個手雷就誰也抵不過啊!到時候王家就算不被安上一個叛國的罪名,也不得不上陣前親殺,用以死殉國來證明自己的清白。那、那……
“那個借月、他怎麼這般沒用?”
韓夫人沒辦法怪沈世雅,只能罵那個小倌來出氣。派他去西涼是幹什麼的,他全忘了是不是?兩年一點音訊沒有,事情弄成現在這個樣子,可怎麼辦?自己的這兩個寶貝兒子,難不成真的……抬頭看去,卻見左箏空空著眼睛仰望著屋頂?臉上竟然若有若無的浮出一絲笑意來?心下有些發惱,話到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