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讓人透過的小路,車輛包括小汽車都還不能透過。
史香玉一看這裡離目的地——青巖鄉也不太遠了,便帶著女兵們下車,告別炮兵大叔們之後繼續徒步開進。
走到被堵車輛長龍的最前面,她們發現這裡也有很多人等著徒步透過,有地方醫院派來的醫療救護人員,有志願者,還有急著回家的在外打工的當地老鄉。
大家都著急前往災區,但還是必須等路邊的武警觀察哨,看好了山上暫時沒有飛石的危險後,才會放行。同時,挖掘機也趁機開動幹活。
透過那堆高高的泥土樹木淤塞處時,素不相識的人們都自發地你拉我一把。我推你一下,以最快的速度透過了危險地帶。
過了塌方段前行不到三公里,又是一處小塌方。這裡疏通的情況要好一點,大家也都順利地透過了。
這時,史香玉身背的電臺接到了指揮中心的通告,首先要她們注意安全,另外青巖鄉已經有消防部隊趕到了。由於他們是專業的救援隊伍,女兵們到達後應聽從對方的指揮,配合他們開展救援行動。
史香玉回電表示服從命令後,帶著女兵們繼續行進。
大家雖然穿著雨衣。但依然被澆溼了大半身,雨水和汗水流淌在一起。冷風吹來,都要打一陣寒顫。
可是看看路邊峽谷內咆哮的江水。那混濁的浪頭有時可以躍起幾米高,激流奔湧的轟鳴聲也是震耳欲聾,水面上還不時漂過樹枝、木板、傢俱,甚至是裹著衣物的……這場景讓人既膽戰心驚又心急如焚。
快去救人的念頭,使女兵們似乎都忘了自身的疲累。堅持著高強度的急行軍。
終於,她們趕到了受災的青巖鄉。
這個小鎮背靠的一座青色小山垮了一半下來,正好將緊挨在一起的鄉政府、衛生所和數間民房給掩埋了。
那支先趕到的消防特勤中隊,正在對半山上一些鬆動的岩石進行清除。由於有滾石的危險,需要在這一帶的外圍建立警戒線。
但是,鎮上的一些居民還守著自己的房屋進行挖掘。消防隊的中隊長帶著手下的兵們怎麼勸。也勸不走他們。
女兵們來得正是時候。她們拉起幾道警戒繩,半勸半強制地將老鄉們拉出了現場。
也許因為她們是更感性的女孩子,說出的話容易讓老鄉們產生情感共鳴。
失去親人、家財受損的老鄉們。再看到一個個瘦瘦的女兵們寧願自己淋雨,也要把身上的雨衣脫下來給自己披上,感動之餘,這才很好地配合了她們的行動。
這下子,消防中隊在山坡上的作業。終於可以正常展開了。
老鄉們雖然退開了,但也沒有遠離。都站在警戒線外面等待著。
一位自我介紹是副鄉長的人,也幫著女兵們維持秩序。而鄉長等鄉幹部,據說是都已經被掩埋在泥石流和廢墟里了。
這和地震不一樣。同是房屋垮塌,地震的廢墟下還可能有幸存者,而被泥石流掩埋後就幾乎不可能生還了……
副鄉長似乎有些受了刺激,總是語無倫次地說:“大地震都沒得事,啷個下場雨,就垮了呢?”
原來,幾年前的汶川地震發生時,這裡也有強烈震感,雖然沒有嚴重的房倒屋塌、人員嚴重受傷的情況,但是鎮子後面的山體其實已經被震裂了。
只是由於這裡山體表面的植被覆蓋良好,外觀上才不容易發現裂縫。這些年,國土資源和地質部門多次來人到這裡觀測,都沒有發現這一災害隱患。
所以,這次特大暴雨後發生在各地的滑坡和泥石流,也多少和之前的地震有關,屬於次生災害。
而這個鎮由於鄉長等幹部都遇難了,救災的組織工作上也有點混亂。
副鄉長本來在外地出差,也是剛剛才趕回來的。
他帶著少數幾個政府工作人員,還要忙著統計山裡各村組的受災情況,忙著各種救災事宜,都快忙暈了。
這時,鎮上在外打工的人們也紛紛趕了回來。
他們大多數是在下游一個野生動物樂園裡面打工,那裡的暴雨對園中動物的屋舍也造成了損害。這些人在忙完了本職工作後,好不容易才得到了老闆的許可,回鄉來看看。
一路上,他們還心存幻想,希望家裡一切安好。沒想到,回來看到的卻是被淤泥掩埋的家園。
這些剛回來的老鄉們,一時間情緒都比較激動。有人開始拼命往警戒線裡面衝,要跑到廢墟去救人。
女兵們趕緊手挽手地拉起了一道人牆,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