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材?”楊改革問道。
“回陛下,正是陽山碑材,或者稱之為孝陵碑材,乃是我大明成祖為頌揚太祖的功德而開鑿的,此碑材極為宏偉,僅僅是碑座就有五丈餘高,九丈寬,厚更是有近四丈,若是算上碑額和碑身,更是有二十餘丈高…,陛下,如此之大的碑,又如何從山上開鑿下來?開鑿了又如何運到京城來?到了京城又如何運到城內了?如此之沉重的碑材,即便是用萬馬,也別想拖拽得動,更別說拖拽到京城了,若是要和天地二壇建在一起,除了拆城門,還能如何?”韓焙倒是很博學,將這碑材的宏偉用資料表達了出來。
“是啊!陛下,此碑雖然宏偉,但奈何人力始終有限,陛下的想法是好,奈何此碑根本就開鑿不出來,開鑿了也運不出來,運出來了也進不了城,陛下,還不如不建碑,不如借鑑天地二壇的樣子,建一個相對容易些的”畢自嚴也跟著說道,陽山碑材這在大明朝也是很有名的。若是博學的人,都會有所涉獵,聽到皇帝要用碑來建人壇,畢自嚴也覺得皇帝在開玩笑,若是用碑,這碑必定不小,太大了根本就無法建起來,也不是一兩年就能建得成的,現在皇帝趕著要找個地方代替自己祭拜,那裡有功夫等待數年。
施鳳來和袁崇煥也都跟著勸說道,皇帝的這個想法確實有些不靠譜了。
“呵呵呵……”楊改革看眾人一個勁的勸說自己不要建碑,還拿那個陽山碑材的事勸自己,立刻就笑了。
幾午人被皇帝的笑聲搞糊塗了,皇帝這沒瘋啊!
“幾位既然知道陽山碑材的事,那也免得朕再多說,韓卿家,你說,這個碑,當年是為了什麼而建的?”楊改革笑著問道。
“回稟陛下此碑只是開鑿,後因為碑材實在是太高大,實在無法運下來,所以,還不能稱之為碑,只能說是碑材,……若是說此碑原先開鑿的意圖乃是為了頌揚太祖的功績的……………”韓焙立刻說道,作為一個閣臣,韓焙還是有著基本的素養的,起碼皇帝問起來,他知道皇帝說的是什麼事。
“呵呵呵當年了頌揚我太祖的功績,就用瞭如此之高的碑,那朕今rì建華夏壇,當把此碑建得更高,才顯朕的威能,才能受得起天下人的祭拜才能承受得起延續華夏的重任,不是麼?”楊改革笑著說道。
幾個人差點噎死,皇帝既然知道還這麼說沒失心瘋?比陽山碑材還要高大?原來那塊碑材就擱置了快兩百年未用,難道又去開鑿一塊更大的用不上的碑材?
“…陛下開鑿此碑材,東長rì就,經年開採,數年運輸,再經數年建造,只怕十年都未必建得好,陛下,這rì可不等人啊!
何況,這麼沉重的碑材,即便開鑿出來,也未必拉得起,陛下,此事三思啊!”畢自嚴跟著說道,開始給皇帝潑冷水了。
其他幾個人也都紛紛勸皇帝三思。
“呵呵�1�7
……”諸位卿家想到哪裡去了?難道建碑就一定要開鑿石材?就一定要整塊整塊的開鑿?就一定要建數年?
呵呵呵呵,說起來,即便是能開鑿出這麼一整塊的碑材,並把他運到京城來,朕也沒心情等那麼久,如今朕立刻就要用,如何等得起那麼久?朕覺得,這人壇,最好一兩年之內就建起來”楊改革笑著說道,楊改革想的紀念碑,當然是用混凝土做,又快又省事,即建起了高大的建築,很快就可以投入使用,又可以宣傳新型的建材水泥,水泥加鋼筋這種建材一旦大規模的運用,明朝必定走向進另外一個世界,一個鋼筋水泥土的世界,在後世,或許很多人會對鋼筋混凝土有排斥感,說什麼鋼鐵森林,遠離了大自然,可對於現在的楊改革來說,這鋼鐵森林,絕對是力量的文明的象徵。
幾個人快被皇帝雷死了,又快又好的建一座比陽山碑材還要高大的碑,難道皇帝真的派個神人來運碑嗎?幾個人都覺得,這事除了神仙幫忙,大概沒其他辦法了,想到皇帝一直號稱有神人幫忙,或許這事皇帝真的有幾分辦法……,幾個人是越想越玄幻,……………
“朕正是因為感於陽山碑材,才想起來建這麼一座“人壇,的,也唯有如此之高大的碑,才可以襯托我大明的強大,才可以襯托我華夏的偉大,當年朕的先祖有此心,卻沒有辦法完成這個心願,今rì,就在朕手裡完成他吧……,不,當年建碑不過是為了頌揚太祖的功績,而朕是要頌揚華夏延續的功績,這個,比一家一姓的功德更加的大,自然要比這個碑建得更加的高才行……”楊改革高興的說道。
幾個大臣除了目瞪口呆,就只能目瞪口呆,完了,皇帝得了癔症了,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