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部分(1 / 4)

“……這,似乎也是……”孫承宗抹了抹額頭的汗,這似乎也沒說錯,孫承宗現在覺得,皇帝一定是在說冷笑話。

“所以說,袁崇煥幹這個事,貌似是比較在行的……”楊改革笑著說道。

“……所以,陛下就找了袁自如當兵部尚書……,專門打遠洋、遠海之戰……”孫承宗現在快成“成吉思汗”了。

“……呵呵呵,孫師傅想到哪裡去了,架大炮,修碉堡,不過是遠洋之戰的一方面罷了,朕看好袁崇煥的原因,還有其他……”楊改革見孫承宗痴呆瀑布汗的模樣,連忙解釋。

“還請陛下賜教……”孫承宗真的是被皇帝的冷笑話給打敗了,皇帝就是為了這個讓袁崇煥當兵部尚書?

“其實,光架大炮是不夠的,加上修堡壘也不夠,還得加上袁崇煥那一套‘斥候戰’才行,如此,才算是一套比較適合,可靠,經濟的遠洋、遠海的戰略戰術。”楊改革笑著解釋道。

孫承宗剛才給皇帝的冷笑話冷得凍住了思維,現在聽皇帝說起這個,這被冷住的思維才開始漸漸甦醒,加上袁崇煥那套“斥候戰”?這貌似就有點意思了。

“……陛下的意思是,袁自如的那套戰術加上堡壘,大炮……”孫承宗嘗試著問道。

“不錯,大炮戰艦,斥候戰運用在海上,就可以使某一靠海的國度完全失去海上貿易,可以***海上,修建堡壘可以鞏固自己的勢力,可以維護海上交通、補給,保護貿易的安全,可以保護我大明的船隻不受侵擾,在他國的國土上切入一個釘子,以一個點不斷的進行蠶食和補給,最終達到佔領的目的,當然,這種辦法比較適合哪種開化程度較低的地方,如果是開化程度較高的國度,還是要出動大軍擊潰他們的正規抵抗力量,就比如交趾……”楊改革說道。

“……陛下說得有道理……”孫承宗說道,皇帝把戰艦大炮,堡壘,斥候戰疊加在一起,孫承宗覺得,遠洋海戰的事,才真的是有點靠譜了,而不是皇帝在說冷笑話。孫承宗再把這三樣東西往袁崇煥身上套,孫承宗現在不覺得皇帝是在說冷笑話了,或許,袁崇煥真的對這些事很在行;或許,袁崇煥真的是一把打海戰的好手;或許真的如皇帝說的,袁崇煥打水戰,做殖民的出息更大,斥候戰那一套,可是袁崇煥搞出來的,想必深有體會。

“……遠洋、遠海之戰,不必陸地上面動輒十萬,數十萬人馬,我朝不可能長久支撐大軍在外遠洋征戰的,rì後我大明會控制幾萬裡之遙的地方,每佔領一處地方,也只能以比較小的力量控制一大片區域,除了正規軍,地方巡檢,鄉兵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力量,甚至sī人武裝,也有必要考慮進去,不可能如這陸地上可以面面俱到,海洋之上,往往很大一片區域,才有一隻正規力量,自然只能做到遊弋,而不可能長期駐守某地不動,所以,袁崇煥的那套斥候戰,稍微改改,是很適合遠洋、遠海殖民作戰的…………”楊改革說道。

“陛下所言甚是,海上之戰,特別是遠洋,遠海之戰,和陸地上交戰的方式截然不同,萬萬不可拿陸地上的那套手段去套海上的事,陛下言之有理啊……”孫承宗默默的點頭說道,他很能理解皇帝的意思,按照明朝現在的藍圖,明朝會不斷擴張,rì後地盤越來越大,自然不可能每佔領一處地方,都用大軍鎮壓著,這實在是不可能的事,想如今皇帝支撐不足十萬jīng兵,已經耗費了相當大的jīng力了,還如此支撐數十萬,那可真的會要人命,事實就是大明朝要擴張,就必定只會以相當少量的一點兵力控制相當大的一處地方,無疑,大炮和堡壘是個不錯的選擇,無疑,依靠堡壘“蠶食”敵人是必然的選擇,大軍也只能偶爾用之,大明朝也支撐不起幾十萬人馬常年到處征戰。

“……是啊!這遠洋、遠海交戰,實際,更加的考慮的是費效比……”楊改革說道。

“敢問陛下,何為費效比?”孫承宗沒聽明白皇帝的話,趕緊問道。

“就是在費用和效率之間選擇一個平衡點,費用高,想必達到目的的速度也就快;費用支出少,想必達成目標的速度也就慢,在儘量少花錢,我大明支撐得起的前提下,海外擴張所能選擇的也只能是時間了,海外擴張必定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楊改革解釋道。

“陛下所言甚是……”孫承宗道。

“呵呵呵,所以說,幾門大炮征服一個國家,是必然啊!”楊改革總結道。這個總結,不是楊改革突發奇想,而是歷史事實,歷史事實擺在這裡,想再繞過歷史重新走出一條新路來,實在是太難。

“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