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外人,有什麼難處只管來尋,衙門原是為民做主之所。”
那婦人卻道:“小婦人記下了。”竟然再無它言了。
方氏不免疑惑。
一時,日頭偏西,方氏等乘興而歸。
心蘭與她母親一起送出來,那婦人卻是遠遠站住了。
方氏這才問道:“嫂嫂既說她有冤枉,如何去不愛提起?”
心蘭母親搖頭道:“她陪嫁原是哥嫂所給,如今被索取,雖然不仁義,卻也不算深仇大恨,不過物歸其主。
‘且她嫂子索回嫁妝乃是為了嫁女,她若狠心不給,她侄女兒沒有嫁田傍身,在婆婆妯娌面前也抬不起頭來,這才不願意狠心吵鬧。且她如今依附兄嫂,有兄長做主,她寡婦人家也免外人欺凌。
‘且她夫家之事本就艱難,一時難以說得清楚,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且她的家務事牽扯頗多,不大好管。她又夫死灰心,不願意再提過往,田產留下只當孝順婆婆,只要不再受磋磨,能平安度日就好。夫人有心,我替姐姐謝過了。”
49
49、方氏宣言
方氏生性善良,平生最是同情弱者,歸家之後,對趙棲梧多方照顧,儘量叫他衣食周全,不過這一塊方氏所做,就是讓名為書童,實則附學的趙棲梧,享受柯家有書童一般待遇,同樣工錢,同樣四季服飾,總之在幫助的同時,讓趙棲梧覺得,自己乃勞動所得。其他卻沒再進一步。方氏有了柯家之前教訓,深知一條,點到為是最相宜,過之,便是負擔,便是仇了。
卻說柯三爺到了祥符縣不久四月底,發生一件讓方氏噁心事件。原是當地一姓張士紳,身上有舉人功名,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