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福字來概括。”譚鍾麟看了看自己的兒子,又看了看孫綱,笑道,“小孩子亂言,敬茗不必放在心上。”
“父親教訓得是,孩兒將來能有敬茗成就之十一,心亦足矣。”譚延愷看著孫綱說道,“敬茗預先造鉅艦待敵,是為智;親提一旅之師,深入敵後,轉戰萬里,是為勇;興利謀國,不顧身家令名,是為忠;護佑鄰邦,抵禦強暴,是為仁;伐敵而不滅其國,是為義;此等種種,非一福字可以妄斷。”
到底是科班出身,連夸人的話說起來都是一套一套的,孫綱聽得暗暗好笑,“祖庵你就別誇我了,”他笑著說道,“我可當不起這許多。”
“我聽著怎麼象是少一樣呢?”李鴻章看到他們兩個年輕人說的有趣,不由得笑著插了一句。
“是啊。少了一個禮字。”譚鍾麟聽李鴻章這麼一說,有些反應了過來,不由得向兒子問道,“怎麼,敬茗當不得這一個禮字嗎?”
譚延愷的臉上閃過一抹潮紅,神情變得似乎有些激動,欲言又止。
孫綱有些奇怪地看著他,說道,“祖庵但說無妨,我要是做得有不對的地方,你儘管指出來,我一定改。”
譚延愷看著他,鼓足了勇氣說道,“這個不怪敬茗,怪就怪在我華夏千年之一夫多妻古制陋習,敬茗雖為我華夏之俊奇男兒,惜乎未能免俗。”
想不到譚延愷費了個大勁說出來的居然是這麼一句話,孫綱聽了不由得一愣。
聽他這話的意思,居然是在指責自己不該除了愛妻馬之外,還有別的女人!
孫綱想起了現在就在後面單間車廂裡的愛妻馬,心裡不由得一陣愧疚。
譚延愷的確說到了他的痛處。
自己在原來的時代,就一直盼望著有一天,能夠和自己心愛的人一起白頭偕老,想不到穿越到了這個時代,自己在這方面卻完全融入了進來,除了愛妻之外,有夫婦之實和沒有夫婦之實的美女一下子造了好幾個,而且還都是不同國家和民族的,現在他就是想“改正錯誤”的話,也是不可能的了。
兒女之情,現在已經和國家利益交織在了一起。
但譚延愷為什麼會如此的重視這個,也是讓孫綱十分不解的。
“敬茗迎娶朝鮮王女,亦是為了國家,可不是象你說的那樣。不知道不要亂說!”譚鍾麟聽了兒子的話,臉上好象有些掛不住的樣子,掩飾一樣的說了一句,並用嚴厲的目光瞪了兒子一眼。
譚延愷向孫綱躬身一揖,退後了一步,沒有再說什麼。
“情不可不酬,國事亦不可不顧,”孫綱笑了笑,說道,“改天和祖庵做長夜之談,祖庵可否願意?”
譚延愷微微一愣,隨即笑道,“好啊。”
為了防止他們兩個年輕人再把話題扯到這上面來,孫毓汶笑著把話題轉到了眼前的海軍大閱上,“此番海軍大閱,為我華夏前所未有之盛典,各國海軍亦派艦參加,若是在大清朝那會兒,應該算是萬邦來朝了吧?”
“此等海上閱艦大典,本為西禮,系英國首創,據稱在西曆1346年,即元順帝至正六年,英王愛德華三世與法國開戰之前,於海灣大閱英國海軍,自此日起,英國每逢對外國宣戰前,或得勝還朝時,或有外國君王來訪時,英王都會在海灣大閱海軍。後此禮遂成英國皇家儀典。直至1773年,即大清乾隆三十八年,英王喬治三世正式舉行皇家閱艦式。自此之後,凡有英王登基、壽辰及其他慶典時,英國必有校閱海軍之大典,而除其本國海軍要派軍艦參加外,還往往要邀請外國海軍派艦參加,以示普天同慶之意。”李鴻章說道,“此禮後為他國所仿效,日本當年初立海軍時亦曾舉行過,然不過五六艘,與我華夏海軍此番軍容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了。”
是文學愛好者的家園,為大家提供各類全本小說免費。
(五百零三)來參閱的英國艦隊的故事
孫綱知道,李鴻章說的是1868年3月26日於日本大阪天保山灣舉行的日本歷史上第一次“閱艦式”,十六歲的明治天皇睦仁在岸上“檢閱”由薩摩等幾個藩“借”給明治政府的加起來總噸位只有2450噸的六艘軍艦。'中文。cn。com'外加一艘趕來湊熱鬧的法**艦“迪普雷西”號,噸位是1800噸。
日本海軍當年就是從這些可憐的要死的小船開始,經過不斷擴充,一點點的發展起來,最終成為了中國的心腹大患的。
如今,日本賭輸了國運,海軍也被打回了“起點”。現在,日本人看到中國在旅順口的海軍艦隊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