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夠透過赫德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其它的方面,就應該好辦了。
現在看赫德的樣子,他好象是很贊同的樣子,但孫綱知道,他表面上是在順著自己說話,但在心裡,未必會真的那麼以為。
不過這也不要緊,反正自己該說的都已經告訴他了,以後局面會不會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嘿嘿,那咱們就得騎驢看唱本——走著瞧了。
以後“事態”的發展,是會證明自己的“前瞻性”的。
孫綱沒有再和赫德談進口關稅稅率的事,而是說起了關於中國和西方文化方面的一些問題,赫德對這個居然也知道不少,倒是讓孫綱對他這個“中國通”有些刮目相看的感覺。
兩個人談得很是“投機”,赫德找了個機會,終於把他一直想和孫綱說的事提了出來。
果然不出愛妻所料,赫德委婉地向孫綱表示,希望中國在英國發行的公債所得資金,能夠透過英資銀行匯回國內,他還隱晦地向孫綱指出,公債的發行能否順利成功全看提供的擔保品切實可靠,他很想知道,中國在海外發行規模如此巨大的公債,擔保品到底是什麼,如果是海關關稅的話,至少他應該知道。
如果孫綱告訴他,這些公債很大程度上是靠“國家信譽”發行,所謂的“擔保品”只是一紙“協議”的話,赫德會不會當場暈倒。
赫德當然也不會知道,他和羅斯徹爾德家的小公主尤吉菲爾的“秘密約定”了。
孫綱沒有告訴赫德這個“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