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起來。
馬告訴孫綱,原先中國海關的稅款收上來後,包括各地的財稅款,一向都是經過錢莊票號匯付到北京的。由於利潤豐厚,錢莊和票號都努力利用自己的關係承辦各地的官款匯兌業務。這種“官款私存”的情況曾經普遍存在,由於中國舊式的錢莊和票號等金融機構業務能力有限,官方存款在經辦業務時存在著很大的風險,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盛宣懷為此在1897年成立中國通商銀行以後。想要用中國通商銀行來經辦這類業務以規避風險,但他的舉措卻遭到了赫德的抵制。
早在中國通商銀行成立以前,赫德也想在中國設立銀行,用來保管匯付海關稅款,同時將新式銀行納入他主管的海關體系內,如果海關能夠和銀行合為一體的話,將大大擴充赫德地權勢,有利於他利用海關進一步控制中國的財政金融大權。
盛宣懷對赫德的動機心知肚明,他利用甲午戰後國人民族意識逐步高漲的時機和大清朝廷對“利權旁落”的擔憂,搶先成立了中國通商銀行。讓赫德地計劃落了空。赫德知道後大為惱火,在中國通商銀行成立後始終採取不合作的態度。不斷阻撓該行業務的正常發展。象海關稅管的存匯權,赫德利用他的關係,交給了滙豐銀行,在他的暗中干涉下,各地的財稅款也多經由滙豐銀行和錢莊存匯,中國通商銀行能夠經辦的只有極小的一部分,由於海關總稅務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