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部分(1 / 4)

孫綱送給尤吉菲爾殘破的哥薩克軍刀和軍旗作為回禮,就是想向這位猶太女戰士表明,他要將俄國的軍力完全粉碎掉,使殘暴的沙皇俄國,不再成為愛好和平的國家和民族的威脅!

當然,也不用這位“羅斯徹爾德家的公主”再親自操刀上陣了。憑紅髮美女的那顆“七竅玲瓏心”,是會明白他的意思,並在經濟方面給他以有力的支援的。

其實從整體角度來講,羅斯徹爾德家族想要拯救在俄國受苦受難的猶太人同胞,除了選擇支援中國,也沒有其它地路好走。

對孫綱來說。這一趟回旅順和大連,可以說是收穫多多了。

現在既然“錢”的後顧之憂已經解決了,他基本上就可以放開手腳了。

專列到達奉天之後,孫綱又去專門拜會了一下奉天省長的劉銘傳,正好新任吉林省長的鹿傳霖和新任黑龍江省長的周馥也在,周馥奉李鴻章之命和俄國人辦理“交收地界”事宜,深感責任重大,又認為“俄人狡詐,當盛設兵以防之”。因此希望孫綱能派海軍艦艇至庫頁島巡視,“以兵勢相濟”。讓俄國人乖乖的“履約還地”。

孫綱對他的想法表示贊同,並告訴他自己對此已經做了安排,他離開旅順的時候,北洋艦隊司令葉祖圭已經派“海威”、“海歸”兩艘巡洋艦加上“漫遊者”號水上飛機母艦和測量船先期到庫頁島一帶巡視測量。並採取“輪巡”的辦法,讓北洋艦隊地各艦輪番前往庫頁島“巡防”,一來為周馥收地壯聲勢,二來鍛鍊北洋海軍官兵的遠洋作戰能力。“待京中諸事稍畢”,他巡視完天津大沽口炮臺之後,就從天津上船,“親率海軍大隊前往收地,宣示國威”。

周馥、劉銘傳和鹿傳霖聽了孫綱地安排後放下心來。有海軍助威,加上目前還駐紮在黑龍江的劉永福和張作霖兩軍。不怕俄國人不老實。

“敬茗率軍海陸夾攻海參崴,使我國威大張。百姓怨憤大暢,實是痛快,”鹿傳霖和孫綱這回是第一次見面,所以顯得十分高興,“但可惜最後功虧一簣,若是能拿下海參崴,當為千秋不朽之功業也。”言下之意甚是可惜。

孫綱對鹿傳霖不是太瞭解,光聽說他在清時歷任地方大員,在興修水利、改善民生和興辦教育等方面多有建樹,他說自己沒能拿下海參崴。其實並沒有怪罪他的意思。只是替孫綱感到惋惜。

孫綱正想告訴他是怎麼回事,周馥先替孫綱解釋了一番。當時是他負責軍需供應的,知道炮彈地供應不足,而當時全國的炮彈幾乎都讓他給弄到前線來了,他告訴鹿傳霖沒攻下海參崴是因為彈藥不足,而且中國缺少巨型的攻城火炮,用於轟擊海參崴的305毫米巨炮是用海岸炮改裝的,不適合用於攻城作戰,因此未能拿下這座堅城,“未竟全功”。孫綱當時能打出這個成績,已經可以說不容易了。鹿傳霖聽後連連點頭,同時也深深嘆息中國在工業方面和西方國家的差距,“若工業大興,多造巨炮巨彈,俄人斷不敢如此猖狂”,表示自己到吉林上任後要多多鼓勵民間工業的發展,“以之為第一急務”。

劉銘傳和周馥也表示贊同,劉銘傳說東北三省的礦藏之豐富,遠在臺灣之上,如今國家已經穩定下來了,正好可以興辦礦業,不但可以增加國家的收入,也可以給無地地農民找到“衣食之資”。

劉銘傳主政臺灣的時候,在臺灣興辦礦業就取得了很好地效益,如果不是清廷的一些守舊官員的無理干涉和妄加非議,他取得的成績還可能更大一些,但當時因為清廷的掣肘,他的好多發展工業的計劃都胎死腹中。現在,頭上的那個昏庸腐朽的滿清朝廷終於消失在了歷史的故紙堆中,劉銘傳在遼闊富饒地東北大地上,終於可以施展自己地抱負了。

孫綱深以為然,他此次回京,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給中國訂出一個發展工業地規劃,他畢竟是從後世穿越來的,對中國的資源分佈有一定的瞭解,雖然知道得並不是十分清楚,但比起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可就要強太多了。

中國的礦業有很早的歷史,在清康乾時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雖然是處於手工勞動的狀態,但因為中國曆代封建王朝的統治者以“農政”為主,擔心發展工礦業會佔用大量的農業生產力,因此一直對礦業採取的是不支援甚至是壓制的政策。但即使這樣,到了清末,中國的礦業還是一點點的艱難發展起來了,“洋務運動”對中國礦業發展的貢獻,可以說功不可沒。

現在,新的“華夏共和國”的成立,使中國礦業的發展,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時機。

因為孫綱知道,對於發展礦業和相關工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