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八十四)是牆角都要挖一遍
這封電報到了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的手中之後,威廉二鵝德電報裡的很多諸如中國協助造艦和擴建青島船廠等“不切實際”的內容不屑一顧,但他對中國方面想要同德國加強經濟領域的合作的意向瞭解得十分透徹。“如果我們能夠使中國成為我們的原材料供應市場,那我們就不用在其它任何國家地方買東西了。”威廉二世在御前會議上這樣說道。
面對中國伸出的“橄欖枝德國人幾乎是“迫不及待”的就接了過來,德國政府的對華政策也同樣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差不多又回到了俾斯麥主政的時代。
因為就在今天,也就是吶年7月日,中國和德國正式秘密簽訂了《工業發展和貿易合作條約》,這個條約的主要兩國在經濟領域內開展合作,中國以工業原材料和農產品換取德國的工業裝置和技術。德國幫助中國在湖南、湖此、四”江西等中國內陸省份建立新的工業區,並向中國提供億帝國馬克的無限期冉轉貸款用於兩國之間貿易運轉。而且為了方便德國在中國採購的礦砂等戰略物資順利運出。德國將幫助中國修建內地的鐵路網,並拓展中國的商船隊用於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
而在這斤,“合作條約”的基礎上。中德兩國後來的合作發展又上升到了另一個高度。
“德國人的反應太熱烈了,我看用不了多久,弄不好德國將取代英國。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國。”馬月對孫綱說道。“知道嗎?我讓人按英傍計算了一下,從秘年到懈年之間,德國的貿易總值已經從三億六千五百萬英傍增加到了六億一千萬英傍,差不多增加了一倍;德國商船的總噸位差不多增加了百分之二百三十四,德國要是這麼發展下去的話,英國人肯定受不了,不用別的,就為了這個商業利益一項,弄不好他們就得打起來
“沒錯,實際上英國感覺受到了德國的威脅並不是全因為軍事上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貿易鬥爭。”孫綱點頭說道。
從咖年開始,英國和德國的貿易鬥爭已經達到了空前尖銳的程度。以至於英國國內已經開始有人叫嚷著要對德國發動一場戰爭了。
“與其努力工作降低我們的生活水準,還不如一場戰爭來得較為簡單英國《泰晤士報》上已經開始登出了這樣**裸的戰爭叫囂了。
在“社會達爾文主義”盛行的這個時代,西方國家報紙上公開發表這樣的言論可以說是司空見慣的。
“德國成為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後,英國人會有什麼樣的反應,你考慮過沒有?”馬月問道。
“英國人很可能把咱們踢出那個所謂的“關稅特惠。體系”孫綱說道,“可要是那樣的話,那我正好就藉口以行政命令繞開海關,間接提高進口關稅稅率,再來一次“曲線救國”所以我估計英國人輕易是不敢的
“可我擔心的是,要是英國和德國真的枰起來了,咱們和德國走得太近,會不會把咱們也牽進去?。馬月看著孫綱說道,“在這方面,你的下一步打算又是什麼?”
“要想防止這種情況出現,還是要自身強大起來才行。”孫綱說道,“現在很多人乙經意識到這一點了,有人在報紙上說我了,他們說不應該削減軍費,應該再多造幾艘戰列艦
“學什麼不好,怎麼開始學那些南美國家了。”馬月有些不滿地說道。“對了,聽說你也打算去讓咱們的造船廠去“競標。?”
“湊湊熱鬧嘛,閒著也是閒著。何況,也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孫綱笑了笑,說道。“真要成了的話,好處可就不是一星半點小的了。”
就在不久前,以海軍造艦局長史司博士和北洋船舶重工總裁江穆齊為首的“考察團”藉著中國和智利海軍互訪的機會前往南美洲,正式拉開了中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挖牆腳”行動。
在第二次南太平洋戰爭結束之後。曾經是南美海軍第仁強國的阿根廷不甘心敗於智利之手,開始了重整海軍之路,而智利當然不甘示弱,也針鋒相對的開始擴張海軍,使得南美州地區的軍備競賽開始升級。
為了防止阿根廷人的捲土重來,早在比年,智利就向英國訂購了兩艘設計排水量燉的戰列艦“自由”號和“憲法”號,而阿根廷則以向義大利訂購兩艘設計排水量為舊口燉的戰列艦作為回敬,但由工根廷的經濟垂要依靠農林產品和牧業出口。智利的經濟日小銅礦和硝石出口,兩國經濟都不發達,兩再政府受財政壓力影響,都無意繼續昂貴的安全賭博,因此後來在英國的調解下,兩國於啊年簽訂和平和裁軍條約,都放棄了這些戰列艦的採購